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极地涡旋(英語:Polar Vortex;或極地漩渦),是一種發生於極地的,介於對流層與平流層的中、上部的,持續性且大規模的氣旋。这种涡旋在冬季极夜的时候最为强大,因为此时的温度梯度最大;随后会持续缩减,到夏季極晝前後甚至会消失。
最早記載極地渦旋現象的文獻出現於1853年。[1]在北半球的冬季,這種現象會導致突然性平流層暖化。[2]
1952年,在海拔高度超過20公里的無線電探空儀觀測中發現了這種現象導致的平流層暖化。[2]在2013年後的北美冬季,新聞和天氣媒體中經常提到這種現象,使得該術語推廣成為對於極低溫寒潮的解釋。[3]
南极极地涡旋比北极极地涡旋更为显著,持续时间也更长。这是因为北半球高纬度地质因素增强了罗斯比波,而就是罗斯比波引起涡旋的破裂;与之相比,在南半球涡旋则更为稳定。北极涡旋形状上是瘦长的,有两个中心,一个在加拿大的巴芬岛,而另一个在西伯利亞的东北部。
南極極地渦旋的化学现象已经导致严重的臭氧消耗。极地同温层云团中的硝酸与CFC反应生成氯,也就是对臭氧的光化学破坏。氯在冬天的极夜中凝聚、堆积,到春天(9月或10月),持续的臭氧破坏也将更为严重。这些云只能在-80°C以下形成,故而较为暖和的北极区域形成不了臭氧层空洞。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