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梁哲夫(1920年12月11日—1992年9月7日)出生於廣東省台山縣。1930年,學習書畫。1931年至1950年間,入讀廣州市立美專。
戰爭時期曾於中學教授美術課程,爾後於中央警官學校甲級警官班第一期畢業。抗戰勝利後,曾當任警察局督察長一職,後轉往海南礦業局任職於行政工作並兼管附屬劇團亦曾兼任導演一職。
1950年,遠赴香港。為電影繪製廣告看板,因與粵語電影圈人士來往,漸對電影發生興趣。隨後參與粵語殿影攝製,初時以擔任場記、編劇、副導演,1958年,並與堂兄梁樂音合導首部粵語黑白文藝劇情片《苦海鴛鴦》(1956年4月27香港首映,1958年9月14日臺北首映)[1]。
1957年,隨梁樂音轉往臺灣定居,其橫跨粵語、臺語和國語片場域,大多以執導臺語片為主。在臺合作較多的台語影星,有小艷秋、龍松,中、後期的白蘭、陳揚、柳青。
1963年,加入「台聯影業公司」,與賴國材合作約10年,執導國、臺語片幾近數十部。
1969年,逐漸以執導國語片為主,其《重慶一號》獲得第8屆金馬獎(1970年)發揚民族精神特別獎。
1971年,國語片《尋母十七年》獲得第17屆亞太影展最佳編劇提名。同年曾轉香港執導粵語片《特警勇戰黃金豹》。
1972年至1982年,自組公司拍片,執導國語片《上海大亨》等片。1982年,執導國語片《地藏王》(為其最後一部作品)。後因病至美國療養。
1992年8月27日,接受國家電影資料館專訪。同年9月7日病逝於臺北,享年71歲。
1982 《新目蓮救母》
1958 《無情恨薄命》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