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校本評核(School-based Assessment[1];簡稱SBA),亦作校內評估機制,是香港教育制度中學生學習表現評估的一部分,於香港高級程度會考首次推行,然後推廣至香港中學會考,之後到取代前兩個考試的香港中學文憑考試。它是指在學校進行,由同一間學校的教師評分的評核活動,分數計算入學生的公開試評核成績內,分數與公開試未必分開列出。[2]
本條目為香港教育系列之一 |
其他香港系列 |
不同科目的校本評核在會考中所佔比重也有所不同。例如:在中國歷史和世界歷史等中佔20%,在電腦和視覺藝術等中更佔50%。不是每個科目都有校內評估機制,教育局以循序漸進的策略引入校本評核到香港中學文憑考試中的二十四個科目,讓學校及教師有充分時間熟習新校本評核的要求和運作。
香港中學會考 HKCEE | 香港高級程度會考 HKALE | 香港高級補充程度會考 HKASL | |
---|---|---|---|
年份 | 科目 | ||
1978年 | 化學 | ||
1980年 | 設計與科技、電子與電學 | ||
1988年 | 政府與公共事務 | ||
1989年 | 時裝及成衣 | ||
1994年 | 化學、中國語文及文化、通識教育 | ||
1995年 | 生物 | ||
1999年 | 電子學 | ||
2000年 | 電腦應用 | ||
2002年 | 設計與科技 - 另選課程、圖象傳意、科技概論 | ||
2004年 | 物理、美術 | 物理、美術 | |
2005年 | 電腦與資訊科技、綜合人文、科學與科技、視覺藝術 | 中國文學 | |
2006年 | 中國歷史、歷史 | ||
2007年 | 英國語文、中國語文 | 電腦 | |
年份 | 香港中學文憑 HKDSE | ||
2012年 | 中國語文、英國語文、中國歷史、設計與應用科技、歷史、資訊及通訊科技、通識教育、視覺藝術 | ||
2014年 | 生物、化學、物理、組合科學、綜合科學、倫理與宗教、地理、設計與應用科技、健康管理與社會關懷、旅遊與款待、英國文學、體育 |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