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維運
中華民國歷史學家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中華民國歷史學家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杜維運(1928年12月11日—2012年9月1日),生於中華民國山東嘉祥纸坊镇,臺灣歷史學家,專長於中國史學史、史學方法論及比較歷史學。
杜維運為遺腹子,其父早逝,由母親撫養長大。幼年時入私塾,1934年離鄉。曾二次考取山東大學,但未入學。
因國共內戰,於1950年來臺灣,考入台灣大學外文系。於1952年,轉入歷史系,師從中文系牟潤孫,主要專研清代乾嘉時期史學家,1954年取得學士學位,進入台灣大學歷史研究所,1959年取得碩士學位,論文指導教授為李宗侗。碩士畢業後,在台灣大學任教。1962年,獲得中華民國教育部公費留學資格,赴英國劍橋大學留學兩年,入博士班,師從蒲立本。1964年,因公費到期,尚未取得博士學位前回台灣,繼續在台灣大學任教,開始研究比較歷史學與史學方法論。1974年,再度赴劍橋大學進行研究一年。1977年,應聘至香港大學在此工作,直至1988年退休,移民定居於加拿大溫哥華。後返台灣,至台灣政治大學政治大學歷史系,先擔任客座教授,後轉正職。至1993年,因屆法定退休年齡,再度退休。退休後,往返中國大陸與台灣間講學。
1962年留英後出版的《與西方史家論中國史學》,面對20世紀中葉西方史家對中國史學的低評價,為中國史學辯護。[1]
長年從事中國史學史及中西史學比較研究。著有《與西方史家論中國史學》、《清代史學與史家》、《史學方法論》、《中西古代史學比較》等。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