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新 (历史学家)

中国历史学家(1918-2004)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李新(1918年9月15日—2004年2月5日),原名李忠慎,字德余,男,四川荣昌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学家。

生平

出生于四川省荣昌县安富镇(现重庆市)。其父曾参加过同盟会辛亥革命时的保路同志会

1934年,李新考入在重庆的川东师范学校念书,一二九运动中担任重庆学生救国联合会主席[1]。1936年遭学校当局开除后,到万县民众教育馆三正埠分馆任主任馆员,此时期经中共党员李成之(后更名李直)发展而加入组织[2]

1938年初,他与李直及同学王方名罗义淮等通过万州日报社欧阳克明[3]的关系[4],由万县步行到延安[5],入陕北公学,同年(再次)加入中国共产党。在陕北公学毕业后,到八路军西安办事处任招生委员。其后历任中共中央北方局组织科科长、中共晋冀鲁豫中央局青委书记、杞县工委书记、北平军事调处执行部中共方面整军小组秘书、中共中央华北局青委负责人[6]永年县委书记等职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李新主动请求调入华北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前身),协助吴玉章筹建中国人民大学,[7]历任中国人民大学教务长、党委副书记[8](1950年,李新曾收到邓小平电报,请他去中共中央西南局任青委书记兼西南军政委员会秘书长,但他婉拒邓小平,坚持治学[9])。

1956年秋,约请几位志同道合的学者[10]北京[11],开始编写《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通史》,任编书组组长,后数经波折,至1961年成书出版[12],是为当时历史条件下中国大陆上的中国近代(1919-1949年)史研究之唯一专著。

1957年“反右运动”开始后,原已自诫守口不言,未料中国人民大学的党组书记竟然捏造消息,发在北京市委内部刊物《党内参考资料》上,称人大党委常委李新擅自召集校务委员会,让大右派分子吴景超李景汉参加,引起广大群众不满云云。李新见此怒不可遏,立即写成一信,欲要求更正。校长吴老(玉章)劝他冷静,并提示一句“他们就是要你跳嘛!”李新方意识到这是“引蛇出洞”圈套,企图诱使他“反对市委”,进而升级整肃,于是持信未发,避免了像同在人大工作的葛佩琦那样被打成“极右派”的厄运。[13]

1960年,担任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秘书长。1962年,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任研究员、副所长。

在“文革”中身处逆境,但始终不失历史学家的视角,保持冷静,观局料事,并相机向叶剑英[14]邓小平提出整顿建议(例如在邓第一次复出时曾建言设立国务院政治研究室,邓传话表示愿闻其详,并如议实施),尽力抵制“文革”对中国造成的破坏。

1972年8月,接受周恩来董必武布置的编写民国史的任务,开始主编《中华民国史》[2],至1973年12月,编成《中华民国史资料丛稿》三套(作为中华民国史研究的工具书,计有《中华民国大事记》、《中华民国人物志》、和《中华民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由中华书局出版。

“文革”后曾担任全国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史学会理事,中国现代史学会理事长,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1979年,作为中国社会科学代表团成员赴美国访问讲学[15]。自1980年起担任第五、六、七届全国政协委员[16]

2004年2月5日在北京逝世[17]

身后

2008年,李新的回忆文章及遗稿经其学生陈铁健[18]整理成书的《流逝的岁月——李新回忆录》几经周折终于由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此回忆录与那一代的其他人写的回忆文字颇有不同,透露出对中共历史上种种问题的反思与批判,故而得到许多知名学者和评论家的介绍推许,2019年复由四川人民出版社再版。

著作

主要代表作有[19]

  •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简史》
  • 《中国革命史的几个问题》
  •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史讲话》

与他人合著并担任主编:

  •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通史》
  • 《中国革命史》
  • 中华民国史

参考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