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有峰口站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有峰口站
Remove ads

有峰口站(日语:有峰口駅ありみねぐちえき Ariminehuchi eki */?)是隸屬於富山地方鐵道鐵路車站,座落於富山縣富山市,為立山線的車站,車站編號T54。本車站是前往有峰水壩、有峰湖、白樺平及立山山麓滑雪場等的入口,除夏季特急「阿爾卑斯號」不停靠外,均停靠所有級別列車。路軌跨過常願寺川後,便由立山町重回富山市的範圍,這是因為原來屬中新川郡大山町日语大山町_(富山県)於2005年併入了富山市內而脫離了中新川郡所致。

事实速览 有峰口站, 日语名称 ...

本站和鄰站千垣站站距非常短,而且本站能覆蓋原大山町及河對岸的立山町的民居,範圍比千垣站較多,而且亦是不少旅遊設施的起點,雖然停靠所有級別的列車,但是,它每日的使用量卻比千垣站還要低。

Remove ads

車站結構

站房

木建兩層高站房一座,二樓外牆仍遺留舊站名「小見站」的站牌,一般乘客只能使用地下的空間,進站口為候車室,左端大部份位置均為已棄用的站務室及相信是舊有員工留宿的地方,開放式閘口位於正門對面。通過閘口後,需右轉至平交道口,再橫過下行的路軌後才到達月台。

月台

建有島式月台1座,共有1線2面的配置。有效長度為3輛。列車採用右側進入的模式。這是前往立山前的最後一個交換車站,列車交換的情況亦較常見。

更多信息 月台, 路線 ...

歷史

  • 1937年10月1日:路線由千垣站伸延至粟巢野站(現時已廢站),是為中途站,最初稱為「小見站[2]
  • 1942年6月1日:千垣站~本站~粟巢野路段轉讓予日本發送電。
  • 1943年1月1日:富山縣內所有鐵道會社合併於富山電氣鐵道下,改由「富山地方鐵道」管理。
  • 1954年4月1日:因應千壽原站(即現時立山站的前身)開業,小見~本站~粟巢野路段的經營權由富山地方鐵道轉讓予立山開發鐵道
  • 1962年4月1日:立山開發鐵道把小見~本站~千壽原的路段的經營權交回富山地方鐵道。
  • 1969年6月1日:取消貨物運送服務[3]
  • 1970年7月1日:因配合日本國有鐵道名古屋鐵道列車直通運轉立山站,本站改名為「有峰口站[4]
  • 2019年3月16日:增設車站編號[5]

使用人數

「富山市統計書」把每日平均上車、下車分開計算:

更多信息 使用人數推算, 年度 ...

相鄰車站

富山地方鐵道
立山線
特急「阿爾卑斯」(只限15/4至30/11)
通過
特急「立山」
岩峅寺(T51)- 有峰口(T54)- 立山(T56)
快速急行(下行)、普通
千垣(T53)- 有峰口(T54)- 本宮(T55)

注釋

Loading content...

外部連結

Loading content...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