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蘭那·迦shè(Purana Kassapa,?—?),又譯為棓刺拏布刺拏不蘭迦葉不蘭那迦葉補刺那迦葉布賴那伽葉布刺拏迦葉波晡刺拏迦攝波子。約與釋迦牟尼同時代的思想家,在後世佛教傳說中,他是六師外道之一。

概述

富蘭那迦葉是一位道德虛無主義者,在佛教中對其觀點有兩種不同的記載:在一種記載中,人在世間的各種行為,都沒有功德,也沒有罪業;沒有善,也沒有惡,不管你是行善或是作惡,也都不會有福業或罪業之果報;在另一種記載中,在否定了世間法善惡之外,還強調了實行道德的善法並不導致可獲得解脫,並否定出世間的沙門果

佛教因其主張否定了布施等行為有功德,而將其列為邪見之首惡並稱為「無作見」[1]。另一類主張否定了世間法善惡業存在,主張無後世,乃至於一切法無所有的,稱為斷見或空見[2]

富蘭那迦葉稱活命派英语Ājīvika宗師末伽梨瞿舍羅為「極白勝生類」,又《雜阿含經·八一經》中記載富蘭那迦葉所持觀點為「無因無緣,眾生有垢,無因無緣,眾生清淨」[3],在《長部·沙門果經》和《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中這是末伽梨瞿舍羅的觀點[4]。故而他也有可能是活命派中一員。

無作論

長部·沙門果經》記載的富蘭那迦葉所持觀點為為無作論[1][5],亦見於《長阿含經·沙門果經》:

雜阿含經·一六二經》只記載無作論而未有名號[6]迦多衍尼子發智論》判定無作論為邪見,《大毘婆沙論》和《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認定無作論是刪闍夜毗羅胝子的觀點[7]

虛無論和斷滅論

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記載富蘭那迦葉為虛無論者(無施與等)和斷滅論(死後斷壞無有)者:

大毘婆沙論》判定「無施與」等五類邪見入斷見品,「死後斷壞無有」等邊執見,亦斷見攝,其中「四大種士夫身,死後根隨空轉」之邊執見為常見攝,因為執我所是常住[9]。《寂志果經》亦記載富蘭那迦葉為斷滅論[10]。《長部·沙門果經》記載這是阿耆多翅舍欽婆羅的觀點。

除了「四大種所造為性,死後斷滅,畢竟無有」,佛教又將斷滅論的涵蓋範圍,擴展至「欲界至非想非非想處天」死後斷滅,畢竟無有[11]

提婆達多破僧因緣

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破僧事》稱富蘭那·迦葉與提婆達多破僧有關。蓮華色比丘尼死後,提婆達多心中甚憂,以手支颊,退在一边,愁思而坐。富蘭那·迦葉以其教義,促成其離開佛教僧團[12]

參見

註釋與引用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