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維基媒體列表條目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日本自第三十六代孝德天皇即位並建元大化起開始使用年号(日语:年号/ねんごう Nengō、元号/げんごう Gengō)為其纪年方式,並在文武天皇於701年5月3日(大寶元年三月二十一日)再度恢復使用年號後,一直持續使用年號至今。日本的年號常取中國古籍中的辭句為典故,而改元的原因除天皇即位外,多數出於迷信及牽強附會。因天皇即位而進行的改元通常在天皇即位翌年進行,但有時候也會因為亂世而不在天皇即位翌年改元。日本自醍醐天皇起開始因「辛酉革命」的緣故在辛酉年進行改元(當時為901年,由昌泰四年改元延喜),並自村上天皇起開始因「甲子革令」的緣故在甲子年進行改元(當時為964年,改元康保)。日本自醍醐天皇起也會因災禍等不祥之事而改元(當時為923年,改元延長)[1]。
自平安时代中期(天德、應和年間)起,改元之事均載於改元宸記中,而改元的程序也確立為先由大臣上奏年號勘文,然後天皇於選定會議中決定新年號。自江户时代起,幕府開始參與改元事務[2],而幕府所頒佈的《禁中並公家諸法度》第八條規定「改元,漢朝年號之內,以吉例可相定;但重而於習禮相熟者,可為本朝光規之作法事」[3]即為其始。此前,改元於朝廷通知幕府後,於公達日召集大名與旗本宣佈改元時即生效。然而,在江戶時代,實際執行改元決策的權力轉移至幕府,而朝廷在通知幕府改元後,改元須先經幕府在江戶城向諸大名宣告,然後幕府自江戶遣使向町奉行通知,町奉行再於町觸上予以宣告後方得生效,而文武百官與庶民就算知道朝廷有意改元,在町觸發佈改元宣告前都不能逕自先行使用新年號[4]。
以下列表僅收錄江戶時代啓用的日本年號。以下列表中,各年號的使用期與典故主要出自小學館出版的《日本大百科全書》,而每個年號的典故都分別附上维基文库的文本連結供參考。
年號 | 使用期 (西曆年月日) |
使用期 (和曆年月日) |
在位天皇 | 改元理由 | 典故 | 參考 來源 |
---|---|---|---|---|---|---|
元和 | 1615年9月5日 - 1624年4月16日 |
元年七月十三日 - 十年二月二十九日 |
後水尾天皇 | 後水尾天皇即位 | 唐宪宗的同名年號「元和」[5] | [6] |
寬永 | 1624年4月17日 - 1645年1月12日 |
元年二月三十日 - 二十一年十二月十五日 |
甲子革令 | 《詩集傳·考槃》:「寬、廣。永、長。」[7] | [8] | |
明正天皇 | ||||||
後光明天皇 | ||||||
正保 | 1645年1月13日 - 1648年4月6日 |
元年十二月十六日 - 五年二月十四日 |
後光明天皇即位 | 《尚書·商書·說命下》、《尚書正義·君奭》[註 1]:「正保衡……佑[註 2]我烈祖,格于皇天。」[12][11] | [9][10] | |
慶安 | 1648年4月7日 - 1652年10月19日 |
元年二月十五日 - 五年九月十七日 |
御慎[註 3] | 《周易·坤》:「乃終有慶。安貞之吉,應地无疆。」[14][註 4] | [16] | |
承應 | 1652年10月20日 - 1655年5月17日 |
元年九月十八日 - 四年四月十二日 |
(無) | 《晋书·律曆志中》:「夏殷[註 5]承運,周氏應期。」[19] | [20] | |
後西天皇 | ||||||
明曆 | 1655年5月18日 - 1658年8月20日 |
元年四月十三日 - 四年七月二十二日 |
後西天皇即位 | [22][17] | ||
萬治 | 1658年8月21日 - 1661年5月22日 |
元年七月二十三日 - 四年四月二十四日 |
江戶大火 | 《史记·夏本紀》:「眾民乃定,萬國爲治。」[24] | [25] | |
寬文 | 1661年5月23日 - 1673年10月29日 |
元年四月二十五日 - 十三年九月二十日 |
內裏火災 | 《荀子·致士》:「節奏陵而文,生民寬而安。上文下安,功名之極也。」[26] | [27] | |
靈元天皇 | ||||||
延寶 | 1673年10月30日 - 1681年11月8日 |
元年九月二十一日 - 九年九月二十八日 |
內裏火災 | 《隋书·音樂中》:「分四序,綴三光。延寶祚,眇[註 9]無疆。」[30] | [28][29] | |
天和 | 1681年11月9日 - 1684年4月4日 |
元年九月二十九日 - 四年二月二十日 |
辛酉革命 | 《后汉书·桓帝紀》:「天人協和,萬國咸寧。」[31] | [32] | |
貞享 | 1684年4月5日 - 1688年10月22日 |
元年二月二十一日 - 五年九月二十九日 |
甲子革令 | 《周易·益》:「永貞吉。王用享於帝。吉。」[33] | [34] | |
東山天皇 | ||||||
元祿 | 1688年10月23日 - 1704年4月15日 |
元年九月三十日 - 十七年三月十二日 |
東山天皇即位 | 《宋史·禮七》:「惠綏黎元,懋建皇極,天祿無疆。」[35] | [36] | |
寶永 | 1704年4月16日 - 1711年6月10日 |
元年三月十三日 - 八年四月二十四日 |
關東大地震 | 《旧唐书·音樂三》:「寶祚惟永,暉光日新。」[37] | [38] | |
中御門天皇 | ||||||
正德 | 1711年6月11日 - 1716年8月8日 |
元年四月二十五日 - 六年六月二十一日 |
中御門天皇即位 | 《尚書·虞書·大禹謨》:「正德、利用、厚生、惟和。」[39] | [40] | |
享保 | 1716年8月9日 - 1736年6月6日 |
元年六月二十二日 - 二十一年四月二十七日 |
變異 | 《周书·孝閔帝紀》[註 10]:「享茲大命,保有萬國。」[43] | [41][42] | |
櫻町天皇 | ||||||
元文 | 1736年6月7日 - 1741年4月11日 |
元年四月二十八日 - 六年二月二十六日 |
櫻町天皇即位 | 《文選·景福殿賦》:「武創元基,文集大命。皆體天作制,順時立政。」[44] | [45] | |
寬保 | 1741年4月12日 - 1744年4月2日 |
元年二月二十七日 - 四年二月二十日 |
辛酉革命 | 《國語·周語中》:「寬所以保本也。」[46] | [47] | |
延享 | 1744年4月3日 - 1748年8月4日 |
元年二月二十一日 - 五年七月十一日 |
甲子革令 | 《艺文类聚·天部上》:「聖主壽延,享祚元吉。自天之祐,莫不抃舞。」[48] | [49] | |
桃園天皇 | ||||||
寬延 | 1748年8月5日 - 1751年12月13日 |
元年七月十二日 - 四年十月二十六日 |
桃園天皇即位 | 《文選·聖主得賢臣頌》:「開寬裕之路,以延天下之英俊也。」[50] | [51] | |
寶曆 | 1751年12月14日 - 1764年6月29日 |
元年十月二十七日[註 11] - 十四年六月初一日 |
變異 | 《贞观政要·誠信》:「及恭承寶歷[註 12],寅奉帝圖,垂拱無為,氛埃靖息。」[54] | [53][52] | |
後櫻町天皇 | ||||||
明和 | 1764年6月30日 - 1772年12月10日 |
元年六月初二日 - 九年十一月十五日 |
後櫻町天皇即位 | [58] | ||
後桃園天皇 | ||||||
安永 | 1772年12月10日 - 1781年4月24日 |
元年十一月十六日 - 十年四月初一日 |
關東大火大風 | 《文選·東京賦》:「天祿宣明。温飭迎春,壽安永寧。[註 14]」[60] | [59] | |
光格天皇 | ||||||
天明 | 1781年4月25日 - 1789年2月18日 |
元年四月初二日 - 九年正月二十四日 |
光格天皇即位 | 《尚書·商書·太甲上》:「先王顧諟天之[註 15]明命。」[62] | [61] | |
寬政 | 1789年2月19日 - 1801年3月18日 |
元年正月二十五日 - 十三年二月初四日[註 16] |
內裏火災 | 《左传·昭公二十年》:「施之以寬。寬以濟猛,猛以濟寬,政是以和。」[64] | [65][63] | |
享和 | 1801年3月19日 - 1804年3月21日 |
元年二月初五日 - 四年二月初十日 |
辛酉革命 | 《文選·晉紀總論》:「順乎天而享其運,應乎人而和其義。」[66] | [67] | |
文化 | 1804年3月22日 - 1818年5月25日 |
元年二月十一日 - 十五年四月二十一日 |
甲子革令 | [70][68] | ||
仁孝天皇 | ||||||
文政 | 1818年5月26日 - 1831年1月22日 |
元年四月二十二日 - 十三年十二月初九日 |
(無) | 《尚書注·舜典》:「舜察天文,齊七政。」[72][註 19] | [74] | |
天保 | 1831年1月23日 - 1845年1月8日 |
元年十二月初十日 - 十五年十二月初一日 |
地震 災異 |
《尚書·商書·仲虺之誥》:「欽崇天道,永保天命。」[75][註 20] | [77] | |
弘化 | 1845年1月9日 - 1848年3月31日 |
元年十二月初二日 - 五年二月二十七日 |
江戶城火災 | 《尚書·周書·周官》:「貳[註 21]公弘化,寅亮天地。」[79] | [78] | |
孝明天皇 | ||||||
嘉永 | 1848年4月1日 - 1855年1月14日 |
元年二月二十八日 - 七年十一月二十六日 |
(無) | 《宋书·樂二》:「思皇享[註 22]多祜[註 23],嘉樂永無央。」[82] | [81][80] | |
安政 | 1855年1月15日 - 1860年4月7日 |
元年十一月二十七日 - 七年三月十七日 |
內裏火災 地震 異國船渡來 |
《羣書治要·卷第三十八》:「庶人安政,然後君子安位矣。」[83] | [84] | |
萬延 | 1860年4月8日 - 1861年3月28日 |
元年三月十八日 - 二年二月十八日 |
江戶城火災 外患 疫疾 |
《後漢書·馬融列傳》:「豐千億之子孫,歷萬載而永延。」[85][註 24] | [87] | |
文久 | 1861年3月29日 - 1864年3月26日 |
元年二月十九日 - 四年二月十九日 |
辛酉革命 | 《後漢書·儒林列傳》:「故能文武並用,成長久之計。」[88] | [89] | |
元治 | 1864年3月27日 - 1865年4月30日 |
元年二月二十日 - 二年四月初六日 |
甲子革令 | 《周易·乾》:「乾元用九,天下治也。」[90] | [91] | |
慶應 | 1865年5月1日 - 1868年10月22日 |
元年四月初七日 - 四年九月初七日 |
京都兵亂 世間不穩 |
《文選·漢高祖功臣頌》:「慶雲應輝,皇階授木。」[92] | [93] | |
明治天皇 |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