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印度人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新加坡印度人

新加坡印度人(又稱印度裔新加坡人坦米爾語சிங்கப்பூர் இந்தியர்கள், Ciṅkappūr Intiyarkaḷ)是對生活在新加坡南亞裔稱呼。印度裔社群佔新加坡人口的7.4%,使印度裔成為新加坡第三大族群。雖然古印度文化對新加坡本土的馬來文化有了深刻影響,但印度裔社群真正開始移居到新加坡的時間在英属印度時期(1819年),當時移居新加坡的印度人包括契約工人,士兵和罪犯。到二十世紀中期,又有一批印度裔移居新加坡。新加坡的印度人社群貧富差距大,自1990年代以來,受過良好高等教育的印度移民移入,使新的矛盾形成。新加坡印度裔社群在語言和宗教上多樣化,多數為來自南印度的坦米爾人。新加坡當地的印度文化已經深耕了近二百年。至1990年代,隨著印度文化在更廣泛在新加坡文化中擴散,已經發展和當代的印度文化有所不同。來自印度新移民增加了當地印度裔社群的規模和多樣性。新加坡印度裔社群透過往返印度低成本航空及影視傳媒與母國印度連繫在一起。

事实速览 新加坡印度人Singaporean Indians(英語)சிங்கப்பூர் இந்தியர்கள்(坦米爾語)Orang India Singapura(馬來語), 總人口 ...
新加坡印度人
Singaporean Indians(英語)
சிங்கப்பூர் இந்தியர்கள்(坦米爾語)
Orang India Singapura(馬來語)
Balaji Sadasivan
V. Sundramoorthy
總人口
250,300
新加坡總人口7.4% (2015)[1]
分佈地區
 新加坡
語言
英語 (通用於學校和政府機關)
坦米爾語(主要語言)[2]
馬來語
新加坡式英語
Kristang英语Kristang
新加坡式华语
其他印度語言馬拉雅拉姆語泰盧固語孟加拉語旁遮普語印地語信德語
宗教信仰
主要為印度教
其他:伊斯蘭教基督宗教錫克教佛教耆那教瑣羅亞斯德教巴哈伊
相关族群
关闭
新加坡的一對印度夫婦,大約攝於1890年。

定義

新加坡政府把“新加坡印度人”定義為“ 種族 ”(或“ 族群 ”),包括“ 來自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和斯里蘭卡的南亞族群如人淡米爾人馬拉亞利人旁遮普人孟加拉人僧伽羅人等 ”。[3][4]

語言群

歷史

人口統計

社群機構

料理

小印度

名字

新加坡各領域印度人

著名印度裔新加坡人

参考文獻

延伸閱讀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