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敦梅學校(英語:Dunmei School)為香港早年著名的中文學校。1919年創辦時以書塾的形式授課,創校校址位於今日的香港島灣仔克街。三年後的1922年,於附近的茂羅街設立分校。1934年始以「敦梅」命名,其創辦人莫敦梅是早年的墊師,對學生管教嚴謹,受到家長推崇。
書院推崇傳統國學,開學拜孔子、買芹蔥(象徵勤力和聰明)、開筆寫字、唸唐詩古文,教師多從中國大陸來港授課,授以古文及儒家思想。莫敦梅曾說:「我從不反對語體文,但如果沒有古文的根基,所寫出來的文字,必定柔根脆骨」。香港日治時期,學校一度停辦,戰後復辦,並開始向清貧學生提供學費減免。不過,在免費教育普及下,書院亦成為歷史陳蹟。香港名人霍英東、利國偉、小思等均曾在敦梅學校學習。
20世紀初的香港,人口急速增長,學校不足,不少父母仍會將子弟送入私塾唸書。莫敦梅1919年借用灣仔克街的民居,向學生授課,研習古典中文及儒家思想,當時以私塾經營。由於教學嚴謹,受到家長推崇,學校得以擴充。
始創初期,敦梅私塾只有12名學生,當中十名男生,兩名女生,有男生仍然留辮,女生紮腳,不少學生出身商賈之家,上學時會擔著椅子到學校聽課。翌年,學校於區內開設分校區,學生人數增至140人。此後,莫敦梅繼續擴展增設中學部、女中部及幼稚園、平民義學。不久,學生已達600多人,1934年易名為敦梅學校。
每年開學時,學校均會舉行「開筆」儀式。家長會向老師奉上利市,而老師要預備紅紙、香蠟、九宮格、上大人紅書等,讓學生書寫一篇文章;學生之後向孔子像及老師叩頭,家長亦會為學生買蔥、芹,喻意聰明、勤力。
日治時代,莫敦梅回鄉避難,在鄉中留髮長鬚,以示不忘國恥,戰後他回港重辦書院。1949年,中國共產黨宣布立國,大量中國大陸人湧向香港,學生人口到達顛峰,開至42班。同年,莫敦梅辭世,學校由他擁有學士學位的長公子儉溥繼任校長。
有學生多年後曾憶述,莫師授國文課,挺著肚子,吊帶、白恤衫、黑褲,不時以手帕抹汗,授課時從來不看書本,出口成章,既幽默又風趣,聽得學生眉飛色舞。校內另一名老師馬國維,國學深厚,教學生讀《古文觀止》,暮年仍埋頭著述《明季粵高僧傳》,著述冷門,亦未知有否出版,但亦反映早期香港中文學校師資的根基。
除了敦梅學校外,中國兒童書院、梅芳書院、文華書院、端正書院均為同期的中文學校,但每當業主收樓,學校亦要結業,敦梅學校亦在時代變遷中結業。
學校當時正校位於克街,但42班課室分散在各處民居,沿告士打道、駱克道、菲林明道,以至盧押道均設有課室,一層為一班。1946年,每月學費收$10.8,但當時一名工人月薪亦只是6元,學生家底一般較富裕,但隨著難民增加,學校減低學費,每逢開班時,亦會有學生排隊講價,部分可免費上學,書簿亦由學校提供。
戰前香港,不少學生會由私塾轉入中文學校,三、兩年後轉入英文學校,初中前讀上五間學校的大有人在,不似現今有較為規範的求學流程。敦梅學校的校友如利國偉、霍英東、前香港特首夫人董趙洪娉[1],亦是以這種模式升學。
該校亦曾開辦國學進修班,以古文為教材,學生對象包括他自己的子女、家屬、校中的員工及員工的家屬。這進修班在周日或假期開課,講述忠、孝、仁、義。
1926年,莫敦梅為將教學經驗告予社會,於是出版第一期《課藝叢刊》,校方又編印四冊《高小國文》,以及潘爵凱編的《語體文選編》和《古文選編》。
出版於1961年7月16日的《敦梅學校四十三週年紀念刊》,除了校務報告外,還有同學作品選刊及名家作品,文章包括饒宗頤的《國文研究舉例》、黃允畋的《孟母教子的故事》、沈兼士的《從學理上研討中國詩的形成》、傅錦堂的《西洋文藝叢談》、沈根源的《詞人的境界》,和莫敦梅的《中國文學史韻編》等。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