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武县
中华人民共和山东省菏泽市辖县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成武县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山东省菏泽市所辖的一个县,该县地华北平原,位于山东西南菏泽地区的东南部[5],縣人民政府駐永昌街道。
成武县历史悠久,公元前11世纪,周武王封异母弟于此,就是郜國,都城遗址在今县境。[6],也是春秋時期相馬師伯乐、漢朝名賢孫期等歷史名人的故鄉。
行政区划
文亭街道、永昌街道、大田集镇、天宫庙镇、汶上集镇、南鲁集镇、伯乐集镇、苟村集镇、白浮图镇、孙寺镇、九女集镇、党集镇和张楼镇。
历史
公元前11世纪,周武王封其异母兄弟于郜,也就是当今成武地界。公元前8世纪,宋国灭掉郜国,此地成为宋国北部的一部分。之后,公元前679年,齐桓公率诸侯伐宋,周大夫单伯于诸侯会盟于此,并于此地斗鸡来庆祝伐宋胜利,遗址为斗鸡台。[6]
公元556年,北齐设永昌郡于成武,治理郜城。
公元1547年,黄河决口,死伤大量民众、牲畜,白莲教于巨野、汶上一代发动起义。[6]
公元1640年,农历正月初一(公历1月23日)傍晚,汶上地区有陨石降落。同年,发生饥荒,一斗粮食的价格涨到三两白银,人相食,爆发农民起义。公元1642年,隶属于李自成起义军的将领白广恩攻破县城。公元1648年,李化鲸于曹县、定陶和成武一带起义,随后攻破成武县城[6]。
公元1701年,知县赵嗣晋组织挖掘新冲河。次年,又组织疏通桶子河并挖掘北新堤河。公元1813年,离挂教和巽卦教于县内发动起义,后遭朝廷镇压。公元1824年,知县袁章华组织疏通旧河道,命名万福河。公元1853年,清军逃兵李效普发动民众响应太平天国运动。公元1858年,捻军的盟主张乐行带领起义军占领成武县城。公元1897年,巨野教案发生,成武县人民积极参与斗争。次年,在德国的压力下,成武县官被撤调,又在县城教堂东侧新建两层住房。天主教在县城、南鲁集镇、天宫庙镇设教会医院[6]。
公元1938年5月14日,日本帝国陆军酒井支队入侵成武县大田集镇一带,之后又从南鲁集镇向苟村集镇一带扫荡。同年6月,日军10多架飞机轰炸城隍庙及附近居民区,炸死市民12人,城隍庙戏楼和大殿被炸塌。次年7月,300余名日军进攻成武县城,县长时耀凯弃城逃跑,县城沦陷。公元1942年3月,日军第三十二、三十五师团和骑兵第四旅团各一部及伪军3000余人扫荡大田集镇一带。同年8月,驻成武伪军到杨道堌一带抢粮,当地民兵利用地道打死伪军十余人。10月,驻成武、单县、金乡的伪军2000余人扫荡大田集镇一带,杀死、打伤和抓走民众500多人。1943年,国民党政府与河里王村创办成武县立中学。抗日战争期间,全县有500多人参加八路军主力部队,境内发生大小战斗100余次,歼灭日伪军800余人[6]。
1949年11月1日,召开成武县第一次人民代表大会,同月又召开了县第一次党员代表大会。1950年,成立县师范学校。1956年,成武一中增设高中部,同时新建成武二中。1958年,全县实现公社化,308处农业社转并为10处人民公社。同年11月,全县组建18个民兵师,民兵14余万,县名中的“城”字改为“成”。1960年,工农业生产总值仅为上一年的58%,人民生活相当困难,县委号召人民冬季减少活动,多晒太阳[6]。
1966年6月,在《人民日报》等报刊的鼓动下,县各中学出现了对教师、同学的批斗。8月,县内由学校开始,掀起破“四旧”运动,对书画、碑刻等实施破坏。1967年初,全县出现罢官高潮。1976年3月,出1万名民工参加黄河复堤。同年4月。菏泽汽车运输公司于县建立汽车八队[6]。
1978年末,县供水系统建成通水。1984年,改组县委,县直属机关进行机构改革[6]。
地理环境
受黄河巨量冲积物以及风雨冲刷等影响,成武全境较为平坦,呈现出“大平小不平”、岗、坡、洼相间的状态。境内地势西南高东北低,最高点在九女集镇孟庄村南部,最低点在大田集镇冯集村东部[7]。
成武县地上水主要受自然降水和万福河、东鱼河水系的控制和影响,地下水主要来源于大气降水和黄河尾水的灌溉回归[7]。
经济
成武县是典型的欠发达地区。2010 年,成武县生产总值为93.7亿元,同比增长 14.3%,整体经济增长较快,当年增速高于山东省平均水平,与菏泽市平均水平持平[8]。
人口
根據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數據,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成武縣常住人口為595159人。
著名人物
伯乐(约前680年—前610年),原名孙阳,在秦国富国强兵中,作为相马师立下汗马功劳,得到秦穆公信赖,被封为“伯乐将军”。伯乐集镇因此得名。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