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探險的朵拉
美國電視動畫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爱探险的Dora》(英語:Dora the Explorer)是美國的教育電視動畫,由克里斯·吉福德(Chris Gifford)、瓦萊麗•沃爾什巴爾德斯(Valerie Walsh)、埃里克·韋納(Eric Weiner)製作,女主角是七歲的Dora和小猴子Boots,每一集都會探險前往目的地,並要克服路途中的難關。
爱探险的朵拉在2000年成為常態播出的節目,在尼克國際兒童頻道與尼克Jr.播出,2006年9月在CBS播出。爱探险的朵拉在2010至2012年播出第六季時,播出超過144集,超過藍色大腳印成為尼克Jr.播出集數最多的節目,爱探险的朵拉在2003年曾獲得第63屆的皮博迪獎,原因為「讓學齡前的小孩有非常愉快的學習經歷。」[1]。
角色介紹及簡介

卡通的主角是哥倫比亞的小女孩朵拉(Dora),喜歡活動,前往不同的地方探險。陪伴她的是會說話的紫色背包,以及擬人化,名叫Boots的猴子(原因是它心愛的紅色靴(boots))。朵拉和Boots在出發前會先看地圖,會顯示目的地及兩個中途需經過的地區,到達一個地區前都會有些事件以及障礙,朵拉和Boots(在觀眾的「協助」下)為了要到達目的地,需要解答謎語、語文或是算數問題。
在路途常會遇到搗蛋鬼(Swiper),一隻喜歡偷東西的狐狸,會試著偷去朵拉或Boots的東西,需要觀眾在「第四面墙」外互動,才能阻止東西被偷,偶爾搗蛋鬼偷東西會成功,則觀眾需要幫忙在畫面上找出被偷的東西。卡通最後的結尾會是朵拉順利到達目的地。
主要角色
反派
名稱 (美國原音) |
人物介紹 | 美國原音 | 台灣配音 | 中國配音 |
---|---|---|---|---|
搗蛋鬼 Swiper | 會偷東西的狐狸,主要反派之一 | 马克·韦纳 | 于正昇 |
發展
Dora是拉丁裔,根據尼克頻道發言人的說法:「設計Dora為拉丁裔是為了呈現拉丁文化的多樣性。」[2]

在2009年3月8日,美泰兒及尼克国际儿童频道宣佈Dora要成為10至13歲的tween,變成在中學讀書的少女。一開始宣佈其造型到2009年下半年才會公佈[3],但在短暂的爭議後,少女Dora在2009年3月16日亮相[4]。少女Dora會在2014年推出的《Dora and Friends: Into the City》中出現[5][6][7][8]。新的造型因過於女性化而被批評[9]。
在2012年,繪製了此一系列的電腦動畫開場[10]。
在《Dora與朋友們之城市扎記》中,Dora有四個朋友Naiya、Kate、Emma及Alana,她們自稱為「探險女孩」(Explorer Girls)[11],出現在尼克頻道的網站時曾出現一些爭議[12][13]
真人電影改編
相關條目
參考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