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立孫(1897年—1969年),名,字立孫,號笠僧,有時會被誤作「立蓀」。江蘇南通人。古琴琵琶演奏家。古琴師承王燕卿,為梅庵琴派第二代;琵琶師承崇明派沈肇州[1]

生平

徐家世居南通城內寺街。徐立孫於1916年入南京高等師範學校就讀,向胡先驌柳詒徵王伯沆陶行知李叔同周鈴蓀等人學習。不久,學校聘了王燕卿和沈肇州,徐立孫也從他們學習古琴和琵琶。[1]

1920年10月和王燕卿一同出席上海的晨風廬琴會,二人技驚四座。[2]半年後王燕卿逝世,徐立孫因而和邵森開始整理王燕卿遺留的「龍吟觀譜殘稿」。[3]

1922年回南通先後在江蘇省立第七中學南通女子師範學校江蘇省立第一師範學校擔任生物及音樂教師,開始有學生向他學琴。此期間他也創作學堂樂歌並用於教學。[4][5]

1929年沈肇州逝世,為了紀念王燕卿和沈肇州二師,徐立孫和邵森、孫宗彭等人於1929年在南通成立「梅庵琴社」,其宗旨「以古琴為主,琵琶副焉」。[3]1930年,基於王燕卿遺稿的琴譜完成,題為《梅庵琴譜》。由於「梅庵琴社」的成立及《梅庵琴譜》的刊行,琴人間開始以「梅庵琴派」之名相稱。[6]另編有《梅庵琵琶譜》。[3]

1936年左右曾參與今虞琴社活動。

1938年南通淪陷,徐立孫輾轉遷徙,終於1947年落腳上海,獲今虞琴社友人幫助,並以教職謀生。[1][7]

傳承

學生眾多,包括陳心園朱惜辰劉景韶吳宗漢王吉儒吳自英劉赤城凌純聲等人在內。[1][8]

其中朱惜辰曾被徐立孫多次讚美,比方說:「就是因為我徒弟彈得比我好,所以我更要天天練!」。1953年,徐立孫曾向查阜西推薦讓朱惜辰參加《幽蘭》打譜活動,他表示:「朱惜辰已經得到了我的真傳,是梅庵派的理想傳人。他彈的〈搔首問天〉已勝過我了。」[9]

朱惜辰在1958年投水而亡,加上先前夏沛霖楊澤章等人早逝,徐立孫感到後繼乏人,多次提出了關門弟子的想法。後發現邵磐世的才能,積極培養,但徐立孫過世後,邵磐世被迫害至死。[1]

文革後,由陳心園獨自經營梅庵琴社。[1]

錄音

  • 收錄於《梅庵琴韻》專輯,雨果唱片出版。

參考來源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