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彭楚藩(1884年—1911年10月10日),又名澤藩,一名家棟,字青雲。清末革命黨人士,湖北鄂城人,武昌起義前的清晨被清朝湖廣總督瑞澂處斬,彭楚藩與刘复基、楊洪聖一同就義,是為「彭刘杨三烈士」。
彭楚藩少時就讀於私塾,後在私塾當教師。稍长,阅读《猛回头》、《革命军》等报刊决定投笔从戎。1906年,时投湖北新軍炮队。随后因劉靜庵在军中传播反清革命思想而与之相识,彭楚藩随后加入刘所创办的日知會,先为会员,后在组织中推选为评议。[1]后来日知會參與的萍瀏醴起義失敗,日知会组织被破坏,彭楚藩因牵涉其中而被炮队开除。[1]
此后彭改名“楚藩”,改考入湖北憲兵營學堂,畢業後任憲兵什長,借职务之便打探清政府之秘密以联络革命党人。1911年加入文学社,当年,革命党人欲发动起义,在鄂组织以文学社及共进会最为得力,为协调两组织,彭又加入共进会。9月,湖北革命军总指挥部成立,彭楚藩任軍事籌備員之一。湖北革命党人原计划在中秋节当日发动起义,然因准备不足遂推迟至10月11日。[1]
10月9日,孫武在汉口俄租界宝善里14号搬运炸彈失手爆炸後,巡捕前去搜查时搜出革命党人名册,随后清政府戒严三镇。革命党人意料到清政府必然按照名单抓捕,當日下午彭楚藩等六人得知消息后在武昌小朝街85号文学社总部暨总指挥部開會,湖北革命军总司令蔣翊武临时决定将起义时间推迟,在彭楚藩的坚持下决定提前至当晚12时。但未至12时,一干人等便被聞訊趕來的清軍逮捕,其中五人被捕,仅蔣翊武逃脫。[1]
当晚,湖广总督瑞澂遣参议官铁忠、武昌知府双寿、汉阳知府张灯会审彭楚藩。铁忠見彭楚藩著憲兵服,不想牽連自己當憲兵管帶的妹夫,而欲為彭楚藩開脫。但彭楚藩直接自首自己是革命黨,甚至在會審中厉声大駡清政府。[1]
“ | 要杀便杀,何必多言。 | ” |
此后瑞澂发往清廷的电奏中提到彭楚藩“语尤狂悖”。[2]
10日晨,由湖廣總督瑞澂下令,彭楚藩、刘复基、楊洪聖三人被斬首。
此後瑞澂在戒嚴搜查中還發現有一名單,發現有七十二名軍人加入了革命黨,是以當日在軍中大肆搜捕潛伏于軍中的革命黨人,一時間新軍人心惶惶。當晚该营后队二排哨長(即今排長)陶启胜巡查各处時,發現兩名革命黨人金品臣、程定國值班時睡覺且私藏子彈,遂發生衝突,槍擊陶啟聖。[3]隨後共進會總代表熊秉坤立即宣布舉事,即武昌起義。
武昌有以三人姓命名的彭刘杨路。1931年在他们被處死的湖广总署东辕门旧址,现武昌造船厂东大门内建立了「三烈士亭」,亭中立石碑一块,上书「彭刘杨三烈士就义处」。1991年武昌首义80周年之际武昌区人民政府举办首义文化节,在武昌阅马场树起了彭刘杨三烈士的塑像。
三烈士均入祀臺北國民革命忠烈祠。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