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岁月的童话
由日本動畫導演高畑勳執導電影動畫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兒時的點點滴滴》(日語:おもひでぽろぽろ,英語:Only Yesterday),片名日語意為「記憶的點點滴滴」,是1987年由岡本螢、刀根夕子合著的漫畫。並在1991年由吉卜力工作室的高畑勳擔任導演與劇情改編成動畫長片;並由東寶發行。並在2011年改編成音樂劇演出。片尾主題曲《愛は花、君はその種子》是改編自阿曼達·麥克布魯姆創作的歌曲《The Rose》
《兒時的點點滴滴》探索了一種傳統上被認為超出動畫題材範圍的類型:一部為成年人,尤其是女性為主角的現實主義戲劇作品。在上映後這部電影取得了驚人的票房成功,吸引了大量成人觀眾,並成為1991年日本票房最高的電影。並受到了日本以外的評論家的好評。
Remove ads
劇情簡介
岡島妙子是27歲在東京生活的單身上班族,某日請了為期10天的長假,想再去體驗去年在山形縣待在大姐夫的弟弟家中所過的鄉村生活。在前往鄉村的路途上,妙子不自覺地回想小時五年級的種種回憶,像第一次品嘗鳳梨味道的興奮感、第一次初戀甜蜜的滋味。當妙子來到山形縣的鄉村後,愉快地與熟悉的朋友一起務農,並與他們分享內心中的回憶。之後妙子在這幾日的生活中,不知不覺體驗到自己內心真正所嚮往的生活,以及了解到心中真正所需要的伴侶。
角色
Remove ads
製作
《兒時的點點滴滴》起初為替吉卜力工作室1989年作品──《魔女宅急便》製作錄音的Omnibus Promotion社長斯波重治向吉卜力人員推薦的漫畫。[3]一開始曾被提議製成30分鐘的短片、並搭配《魔女宅急便》一同上映。但因礙於原作漫畫特有的風格、在改編動畫會在劇情表現上有所困難的問題,而讓企劃未順利推進。[4]當時閱讀過原作的宮崎駿認為這部作品只有他的工作前輩高畑勳才有辦法將它改編成動畫、而力薦眾人讓高畑擔任此片導演一職。[5]
事後高畑勳雖答應接下此片導演的位子,但之後曾打算先製作一片以中國滿洲為舞台、探討在二戰時期日本與中國之間殖民問題的電影《國境》(囯境);讓《兒時的點點滴滴》改編動畫一事再度面臨延遲問題。但後續因《國境》成為遭腰斬的企劃,才讓高畑勳回頭專注於執導《兒時的點點滴滴》上。[6]
作品在幼年時期妙子的場面中,為了突顯出原作漫畫的特色以及回憶的氣氛,色彩上選用較淡的色調,並在一些周遭背景作出矇矓模糊的效果。成人妙子的場景裡則以搭配清晰的色彩、加重寫實技法為主。[8]
動畫裡在成人妙子的章節部份中,高畑勳為了挑戰「能忠實呈現人類臉部動態」的寫實感;讓登場的角色在面頰肌肉、紋路有著特別的描寫。
為了能準確掌握住人類臉部的凹凸部份,當時參考了雕塑家佐藤忠良的意見及他的人面像作品,[11]並也將成人妙子與敏雄的配音員今井美樹與柳葉敏郎倆人的表情給模凌下來、套用在動畫角色上。[12]
- 我跟我自己去旅行(私はワタシと旅に出る)──由糸井重里提供。
音樂
動畫中的音樂除了有作曲家星勝所編寫的原創曲目外,多穿插著日本六零年代的老歌或是其它各種異國的曲目。
日本歌曲
- 小時的妙子和奶奶去熱海泡溫泉在旅社房間場面的配樂為日本演歌《溫泉鄉的悲歌》(湯の町エレジー)的前奏。
- 妙子回想吃鳳梨的場景一開始的配樂為YMO的《雷電》(ライ・ディーン);[13]之後切鳳梨段落為民謠《椰子之實》(椰子の実)的演奏版;最後覺得吃鳳梨沒想像中有趣的背景歌曲為西田佐知子的《東京藍調》(東京ブルース)。[14]
- 提到披頭四在日本掀起熱潮的段落中,出現當時1966年剛出道的日本樂團「ザ・ワイルド・ワンズ」(The Wild Ones)的首張單曲音樂《回憶的海灘》(想い出の渚)。[15]
- 班會快結束時的配樂是「ハナ肇とクレージーキャッツ」演唱的《有我在別擔心》(だまって俺について来い)。[16]※(高畑勲的另一部吉卜力動畫《隔壁的山田君》有再使用過一次)
- 廣田班上三名女生唱的歌是西鄉輝彥的《星下的佛朗明哥》(星のフラメンコ),之後廣田在棒球比賽中用的配樂則是該首歌曲改編的演奏版。[17][18]
- 妙子和廣田在路上交談後,妙子沉醉在美妙幻想的配樂為改編倍賞千恵子在1966年演唱的NHK電視劇《小花絆》(おはなはん)主題曲。[17]
- 小學班上男同學聽到女生去買生理期用的東西段落的配樂是梓みちよ的《小寶寶你好》(こんにちは赤ちゃん)。[17]
- 妙子用切過蘋果來思考分子分母時背景音樂同為倍賞千恵子的《別離總在舞蹈後》(さよならはダンスの後に)。[19]該段落從原作漫畫改編的章節[] 错误:{{Lang}}:无效参数:|3=(帮助)裡頭;畫面背景也有出現這首歌的歌詞。[20]
- 片尾曲《愛是花、你是那種子》(愛は花・君はその種子)開始前的一小段場景:在車站裡拿著收音機的老伯伯播放的是片尾曲演唱者都春美的個人代表曲目之一《我心愛的人》(好きになった人)。[21]
葫蘆島漂流記歌曲
- 當妙子客廳在看節目「葫蘆島漂流記」時聽到她可能會被邀請去演戲時,電視上撥放著《咕咕叫之歌》(コケコッコのうた)及節目片尾曲《葫蘆島漂流記結尾曲》(ひょっこりひょうたん島 エンディング・テーマ)。[22]
- 在妙子蹲在客廳悶悶不樂聽媽媽回絕日大學生的演戲邀請時,電視播放的為《可悲男孩》(プア・ボーイ)。[22]
- 之後妙子與媽媽在街上談論別班女生被日大學生邀請去演戲後,妙子唱著葫蘆島漂流記開頭曲《葫蘆島漂流記》(ひょっこりひょうたん島)。[22]原作漫畫的第一篇「電気エンピツり」裡頭妙子也唱過這首歌。[23]
以色列歌曲
匈牙利曲目
- 敏雄車上一開始放的音樂是匈牙利民謠女歌手「瑪塔·塞巴斯蒂安」隸屬樂團「Muzsikás」(音樂家樂團)的歌曲《創造》(TEREMTÉS)、之後是《唱著屬於我的歌》(FUVOM AZ ÉNEKEM),最後則為《晨曲》(HAJNALI NÓTA)。[24]
保加利亞曲目
- 妙子在紅花田準備工作服時配樂為保加利亞傳統歌曲《Dilmano Dilbero》;採紅花時則穿插著《整頓花園的女孩》(MALKA MOMA DVORI METE)。[24]
羅馬尼亞曲目
- 敏雄載妙子快到紅花田時背景音樂為羅馬尼亞排簫樂手Gheorghe Zamfir吹奏的《綠葉的吹息》(FRUNZULITĂ LEMN ADUS)。[24]
- 敏雄載妙子從藏王寺回來時同為Gheorghe Zamfir吹奏的《婚禮之曲》(CINTEC DE NUNTA)。[24]
義大利曲目
- 故事快結束時敏雄在車播放的音樂為《STORNELLI》。[21]
美國曲目
- 小學學校男孩子在走廊上偷看女同學內褲的惡作劇場景配樂為美國民謠《奧克拉荷馬混合曲》(草叢的火雞)。
其它
片尾曲《愛是花,你是那種子》(愛は花・君はその種子)原為美國歌手貝蒂蜜德勒(Bette Midler)在電影《歌聲淚痕》(The Rose)中演唱的同名歌曲,[21]高畑勳認為這首歌曲風格頗有「曾經有過歷練的長者、看見眼前有著像它當年迷茫的青年,而向它所傳授人生智慧」的景象,[26]適合放在末段當片尾曲,並將原先英語的歌詞內容修改為他所翻譯編寫的日語歌詞。
反應
《兒時的點點滴滴》在日本上映後票房收入為18億7千萬日元,為當年年度日本國產電影的首位。[28]
2022年4月,《Paste (magazine)》評選前100名不限年份的最佳日本動畫電影,《兒時的點點滴滴》排名第25名[29]。2023年3月,本片在爛蕃茄發表「根據爛番茄評論家評比,100部不限時間的最佳日本動畫電影」排行榜名列第2名,和位居榜首的《輝耀姬物語》、排名第3名《螢火蟲之墓》是吉卜力工作室唯三在該網站獲得100%全新鮮度高分的電影[30]。
影音產品
- 作曲.編曲:星勝
- ※符號代表為星勝的原創曲目。
其它
- 動畫開頭成人妙子在個人房間收藏的音樂錄音帶分別為比利·喬爾、南方之星、松任谷由實、丹西格爾(Dan Siegel)、霍爾與奧茲、指針姊妹(Point Sisters)的專輯。[13]
- 妙子二姐彌惠子喜愛的寶塚劇團演員為上月晃。[15]
- 谷常子在班會上表示不可浪費午餐菜餚時、她身旁的男同學故意開玩笑地說「真是好幸福喔」(しあせだなあ)的那句話;為明星加山雄三在1965年演唱的流行名曲《一定愛著妳》(君といつまでも)裡頭的一句歌詞。[16]
- 班會快結束時妙子班上一名胖男孩倒在地上前說的一句「還真是嚇人哪」(びっくりしたなぁ~もう);是當時1960年代期間由喜劇演員三波伸介所引起的流行語。[16]
- 妙子在搭上開往山形縣的列車前,提到關於「電動削筆機」、「楳圖一雄恐怖漫畫」、「養的小狗」的事情,分別指的是原作漫畫中第1篇妙子想要電動削筆機的《電気エンピツり》、第2篇妙子看了楳圖一雄的漫畫後;把自己的媽媽想像故事中妖怪的《ママがこわいい恐怖症》、以及第4篇提及家裡養的小狗走失的《ゴンの旅》。[16]
- 描述廣田暗戀妙子的章節中,一開始5年4班三名女生走進妙子的班上時;她們走路模樣是日本衣料公司「RENOWN」在1967拍攝的廣告「イエイエ」裡頭的風格。[17]
- 敏雄開的車子為速霸陸汽車的SUBARU R2。[31]
- 尚子聽完妙子小時候吵著要包包最後挨打的故事後,兩人做出手指互相接觸的動作為電影《E.T.》裡的著名場景。[24]
- 起初動畫劇情上為妙子出外旅行後、帶著充滿小時的回憶返回家裡,而鈴木敏夫便提出「最好能有個與她陪同的男性」的意見,之後高畑勳設計出劇中男主角後便回覆:「既然這角色是鈴木敏夫先生的提議、就將他命名為『トシオ』(敏夫)吧。」[32](※一些中文版動畫將此角色譯為同音異字的「敏雄」。)
- 原著漫畫裡頭有出現幾段NHK的1960年代開始播放的兒童人偶節目《葫蘆島漂流記》(ひょっこりひょうたん島),原先高畑勳從未看過此節目,之後看過此節目中出現過的幾首歌詞便產生了極大的興趣,於是請求製作人鈴木敏夫透過關係將及節目中的一些歌曲給搜集起來,包括之後出現的操控人偶的動作畫面。[33]
- 高畑勳為了在動畫裡製作寫實的採取紅花及加工過程,要求團隊將各種關於採集紅花的資料書籍全湊起來,事後高畑勳為此所做出來的紅花研究筆記曾寄給山形縣一位紅花作業高手給過目;且被對方認為是最正確的流程步驟。[34]
其他作品
原作乃由岡本螢創作、刀根夕子負責繪製;在1987年裡於雜誌《週刊明星》連載半年的漫畫。
故事背景為在日本1966至1967年期間、一名叫做「岡島妙子」(岡島タエ子)的小女孩在日常生活所經歷的各種生活點滴。劇情內容多為岡本螢小時的自身經歷,如故事中妙子討厭吃的洋蔥及為岡本螢不愛的食物。[35]
原作裡妙子的身份從頭至尾皆為小學生,吉卜力動畫版中登場的27歲成年人妙子則為導演高畑勳原創的內容。
高畑勳對於原作漫畫的評價為:「在對事情回憶的場景上有著生動的描寫、有著讓任何人看了都會產生共鳴的題材、並能刻劃出用孩童眼光來觀察成人世界的趣味手法」等等魅力。[36]
吉卜力動畫版劇情裡成年妙子回憶小時的段落,依序分別為改編下列的原作章節:
- 第11篇「沒到過鄉下」(田舎しらず)
- 第20篇「香蕉與鳳梨」(バナナとパイナップル)
- 第17篇「偶像」(アイドル)
- 第23篇「營養午餐」(給食)
- 第21篇「男女交際」(男女交際)
- 第6篇「內褲」(パンツ)
- 第9篇「生理期的故事 上集」(生理のお話 前編)
- 第10篇「生理期的故事 下集」(生理のお話 後編)
- 第22篇「耍任性」(ワガママ)
- 第8篇「25分」(25点)
- 第18篇「邁向女明星之路 上集」(女優ウへの道 前編)
- 第19篇「邁向女明星之路 下集」(女優ウへの道 後編)
- 第7篇「阿部」(あべくん)
2011年4月;《兒時的點點滴滴》以改編成舞台劇方式於東京的天王洲銀河劇場上演,之後5月在秋田縣由蕨劇團擔任戲劇班底、於當地長期演出,並預定2012年1月後在日本全國展開巡迴表演。
此為吉卜力系列動畫中;第一個改編成舞台劇的作品。[37]劇中宣傳海報裡的花卉圖示,同由先前擔任動畫版美術監督一職的男鹿和雄所協助繪製。[38]
- 舞台指導:佐久間勝德
- 演出:栗山民也
- 劇本、台詞:齋藤雅文
- 舞蹈編排:田井中智子
- 髮型設計:鐮田直樹
- 演員衣物:樋口藍
- 道具:平野忍
- 音樂:甲斐正人
- 歌唱指導:山口正義
- 音響效果:小寺仁
- 燈光:勝柴次朗
- 企劃製作:蕨劇場
- 協助:吉卜力工作室
- 我跟我自己去旅行(私はワタシと旅に出る)── 採用與動畫版同內容的文宣。
注釋
參考書籍
外部連結
播放電視台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