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札姆·穆勒克(波斯語:نظامالملک、1018年4月10日—1092年10月14日),本名阿布·阿里·哈桑·伊本·阿里圖席(Abu Ali Hasan ibn Ali Tusi),波斯学者、塞尔柱王朝维齐爾(宰相)。[2][3]自1064年被任命為塞爾柱帝國维齐爾以來,他掌握帝國行政大权近30年之久。代表性的政績包括修建大量伊斯兰学校、編撰法典《政治之書》(又譯《治國策》)等。
早年仕途
阿里圖席於1018年4月10日出生在加茲尼王國圖斯城郊拉丹村(Radkan)的德坎(地主)家中,父親阿里·伊本·伊沙克為王國的財務官。[2][3]
1040年,塞爾柱人在丹丹納干戰役中擊敗加茲尼軍並征服呼羅珊,在國都加茲尼的阿里圖席接應了逃難而來的父親一家,他靠著在公家機關工作擔起了家中經濟支柱。
1043年,阿里圖席辭去了加茲尼王國的職務,轉而出仕塞爾柱的呼羅珊總督恰格勒·貝格。他被引薦給總督之子阿爾普·阿尔斯兰,在言談中深獲對方賞識並受到重用。
1059年,恰格勒去世,阿爾斯蘭繼承其父呼羅珊總督一職,阿里圖席此時受命擔任行政長官,正式總管全呼羅珊省的行政事務。
1063年,塞爾柱蘇丹圖赫里勒·貝格在雷伊城過世 ,前蘇丹的小侄子蘇萊曼·恰格勒被長老繼位,然而小蘇丹之兄阿爾斯蘭和叔叔庫塔爾米什皆表明不服,兩人分別起兵爆發衝突。在阿里圖席的幫助下,阿爾斯蘭於達姆甘之戰擊敗對方,並於隔年的4月27日正式加冕為新蘇丹。
1064年,阿里圖席被新蘇丹賜名“尼札姆·穆勒克”(意為“王國之綱紀”)並成為塞爾柱的新維齊爾,接替死於政爭的阿爾·昆達里總掌帝國行政。[4] 開啟了他在阿爾斯蘭(1063年-1072年)和馬利克沙一世(1072年-1092年)兩任蘇丹間,長達三十年的主政生涯。
「維齊爾」的執政
尼扎姆任內可說總攬了帝國的全權行政決策,其重要施政措施如下:
- 編寫法典、強化蘇丹權威,並懷柔歸降的反叛者。
- 整頓突厥軍制,起用出身低賤的奴隸為軍官,增加軍隊中波斯人、庫德人、高加索人的比例。
- 提供新移民至波斯境內的突厥人工作機會,減少流民,穩定波斯政經情勢。
- 推動安納托利亞高原的經濟模式從遊牧轉型為種植農業。
- 與阿拔斯哈里發維持親密關係。
此外,尼扎姆任內大力推行「伊克塔」制度(類似封建,不過受封者在封地的任期有時限,且除收稅外無權管理封地行政),讓蘇丹的親屬擔任諸侯,實際行政仍由各地的舊領主擔當。伊克塔制使突厥貴族建立了向波斯人、土耳其人、高加索人等原住民穩定徵稅的管道,原先頻發的劫掠事件隨之減少。此措施也確保了通商路線的安全,商隊和店鋪的數量也開始回升。[5] [6]該制度為蒙古等後續的遊牧統治者所沿用,直至14世紀方為「蒂马尔制」所取代。
1072年,阿爾斯蘭驟逝。軍中的突厥舊部起兵反抗王儲馬利克沙一世,尼札姆拉攏波斯、阿拉伯等當地豪族的支持,鎮壓叛亂並毒死了首謀,使馬立克沙得以順利繼位。
此後,尼札姆掌控軍政大權,並展現了他的作戰天賦,在他的指揮下,塞爾柱軍在與法蒂玛王朝、加茲尼王國、高加索諸王國的戰爭中屢戰屢勝,疆域擴大至頂峰。
除了自身之外,以長子阿哈瑪德·穆勒克為首,尼札姆的十二個兒子全都在塞爾柱王朝擔任過重要職位,也因此他們家族累積了不少政敵,尼札姆本人亦受到諸多流言攻擊,其中一子也在政爭中喪生。
晚年,馬立克沙想廢嫡長子巴爾基雅魯克,改立幼子馬哈穆德一世為儲,引起尼札姆及軍隊不滿,雙方關係陷入緊張。鑑於尼札姆在帝國的影響力,馬立克沙不敢公然開除他。而尼札姆在知悉蘇丹計畫暗中刺殺他後,在法庭上如此回應:
“ | 跟蘇丹說,如果他還沒有意識到我對他的統治有多重要,那我只好透過政治手段讓他想起來。難道他忘了他父親被殺的時候,是我擔起責任,安頓他的家庭並處置地方上的叛亂分子嗎?告訴蘇丹,他那頂皇冠的安穩與否,可是和維齊爾的墨水瓶密切相關,唯有這兩者之間的和諧,才是他能保住一切東西的上上之策。假使我闔上墨水瓶,那皇室也去日無多了。 | ” |
隕落
伊斯蘭曆485年齋月10日(1092年10月14日),尼札姆·穆勒克在納哈萬德被偽裝成托缽僧的阿薩辛教徒刺殺,享年74歲。他死後數十天,馬立克沙也在打獵途中為尼札姆的支持者所刺殺。
學術領域
尼札姆在巴格達、伊斯法罕、尼沙普爾、摩蘇爾、巴士拉和赫拉特等地廣設學校,並以他的名字命名為「尼札米亞」。這些受到官方支持的機構是伊斯蘭世界最早的一批高等學校,培養出如薩迪·設拉茲等重要的哲學家和神學家,並成為後世許多伊斯蘭學校的前身。
尼札姆將部屬行政上遇到的問題、事例彙整,編撰為《政治之書》,該書廣泛援引歷史實例來討論伊斯蘭律法、正義性、政府職能等,成為塞爾柱王國施政重要的準則,並影響了日後其他伊斯蘭律法的發展。與馬基維利的君王論相同,該書亦提及關於國家監視和間諜等領域,並建議統治者建立廣泛的間諜網絡。
軼聞
相傳尼札姆與伊斯蘭名士欧玛尔·海亚姆、哈桑·萨巴赫三人為求學時代密友,彼此交情匪淺,並約定日後誰有了成就便要互相幫助。後來,尼札姆當上宰相後想邀請兩人做官,舊友卻因為理念不同回絕邀請,歐瑪爾潛心於研究,哈桑則投身激進的宗教改革,建立了阿薩辛教團。
後世學者(如穆罕默德—阿里·福魯吉(Mohammad-Ali Foroughi)、法札內·阿哈爾普爾(Farzaneh Aghaeipour))對故事的真實性多所質疑。雖然這三位名人很可能互相認識,然而由於他們的年齡、成長地差異頗大,不太可能一同就學。不過,仍無妨這個具傳奇性的故事廣為流傳。[5]
資料來源
定義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