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纁(1522年—1591年),字伯敬,號栗菴[4](栗亭)[5],明朝政治人物。河南歸德府商丘县人。同进士出身,官至吏部尚書、戶部尚書,諡莊敬[1](一说莊敏[6][7])。
生平
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壬子科河南鄉試五十一名舉人。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登丙辰科会试二百六十四名,三十八年(1559年)己未科廷试三甲八十三名進士,兵部观政,初授永平府推官[8]。四十一年升任山东道监察御史[9]、出視西關[10],巡按應天府等地。隆慶元年(1567年)改巡按山西[11]。當時俺答汗攻陷石州,將士捕七十七人,這些人當斬。而宋纁通過訊問后,釋放其中一半多人。隆慶四年(1570年)升任順天府府丞[12],之後以右僉都御史巡撫保定諸府[13],期間核對兵卒并淘汰多餘的部隊,節省開支[14]。
萬曆初年(1573年)因與張居正不合,稱病辭職,后張居正去世,朝廷官員紛舉薦。他因此恢復官職,擔任保定巡撫[15],成功賑災獲鹿縣的饑荒。之後升任南京戶部右侍郎[16]。萬曆十二年(1574年)后召為北京戶部左侍郎[17],改督倉場[18][19]。
萬曆十四年(1576年)升任戶部尚書,當時明朝國運開始衰退,他力主減少山西災荒地區的稅費,并增加邊疆屯田。當時萬曆帝弟潞王從京師返回封國新鄉,萬曆帝用三十萬白銀為他購買珠寶,后在宋纁強烈要求下,減少了十萬兩。萬曆帝為自己慶賀增加二十萬白銀,宋纁堅決反對,最終萬曆帝方才罷免此事[20]。
宋纁在戶部的五年,正值各地多災多難。他堅持反對奢華浪費以解決開支,并將資金分成輕重緩急以籌資。都御史吳時來以吏部尚書楊巍年老求去,忌憚宋纁名望在自己之上,於是兩次上疏彈劾,宋纁兩次請求辭職,萬曆帝均沒有許可。而楊巍離開后,宋纁代替出任吏部尚書。楊巍在吏部時,不能阻止官員貪污,遇到事情則動輒請求上級指示。宋纁上任后,決斷官員賣官鬻爵,并罷免貪污受賄的上百名官員,受到朝廷一致讚譽。他不徇私也不結黨,然而在選擇文選員外郎缺官中,他計劃起用鄒元標,卻招致大學士申時行反對。宋纁無奈只得上疏五次請求辭職歸鄉,不久死於任內。贈太子太保,諡莊敬[1]。
宋纁為官凝重,有識力。當時石星代任戶部尚書,曾對宋纁說到某地截留巨额賦稅盈餘,可以收為國有。而宋纁則認為“朝廷的賦稅盈餘,應當儲蓄,而不要動輒搜刮。如果皇帝知道地方賦稅盈餘的話,則會升貪侈之心。”當時官員建議將漕運糧儲折價換成白銀,宋纁則執意反對,稱“太倉的糧儲,寧可腐爛也不能虧空,一旦糧食不繼,則沒有解決措施了。”[21]
家族
曾祖宋貴。祖父宋謹,乡宾。父宋霓,贈御史。母靳氏,贈孺人;继母郭氏、刘氏。兄宋照、宋煦[23]。
延伸阅读
[编]
- 《國朝獻徵錄·卷之二十五》,出自焦竑《國朝獻徵錄》
- 《明史卷二百二十四》,出自《明史》
參考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