鳥類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安第斯動冠傘鳥[2](學名:Rupicola peruvianus),也稱安第斯冠傘鳥[3],是種分佈於南美洲安第斯山脈雲霧林內的中形雀形目鳥類。被廣泛認定是秘魯的國鳥[4][5]。
其种加词“peruviana”意为“秘鲁的”。
此鳥的兩性異形相當明顯:雄鳥有大的碟形鳥冠,身披緋紅色或鮮橙色的羽毛;雌鳥鳥冠較小,羽色明顯較晦暗。每到繁殖季節,雄鳥就會聚集到求偶場內,透過點頭及快速跳起來誇耀其亮麗的羽毛,並發出不同類型的嗚叫。交配過後,雌鳥會獨力堅負起築巢、孵化及照顧幼小的所有工作。
安第斯動冠傘鳥是動冠傘鳥屬兩種物種中的其中一種,首先由英國鳥類學家約翰·萊瑟姆(John Latham)於1790年描述。屬名 Rupicola 來自拉丁語,前半部rupes代表「石」或「峭壁」,後半部cola代表「棲息」,來自這類鳥類棲息築巢於石牆上的習性[6]。種加詞 peruvianus 則是「來自秘魯」的意思,在較舊的著作中也會見 peruviana 這個種加詞[7][8]。目前已有四個亞種被確認:
安第斯動冠傘鳥是種中形,體長約32厘米的雀形目鳥種,有明顯的兩性異形。雄鳥有大的碟形鳥冠,身披緋紅色或鮮橙色的羽毛,尾羽及飛羽均為黑色,肩羽則為淡灰色,鳥啄帶有淡黃色;雌鳥羽色主要為暗褐色,明顯較雄性晦暗,鳥冠也小得多,鳥啄尖端有黃色點綴。虹膜色彩變化很大,不同性別及不同亞種均有不同的色彩,雄性包括紅到橙黃到藍白色,雌性則由白到淡紅到褐色也有[5]。
安第斯動冠傘鳥的分佈十分廣泛,南美洲大陸安第斯山脈上的雲霧林內均有其蹤影,生活範圍達260,000km²,國境包括厄瓜多爾、委內瑞拉、哥倫比亞、秘魯及玻利維亞等[1]。主要在海拔500至2400米的一些深谷、或有河流流經的森林山區內。常在中至低的林區內逗留活動,但也會因尋覓果實而到達較高的地區,並跨越空曠的林地。一般性格較害羞,不喜歡引人注目,多在其飛行往不同谷地時驚鴻一瞥[9]。
在求偶場內雄性安第斯動冠傘鳥會發出多樣的嗚叫,此外在覓食時,如牠們受到騷擾,也會發出極響亮刺耳的「嗚嚇」叫聲[9]。
整個繁育下代的過程中,雄性把絕大部分的精力用在求偶的展示上。牠們會聚集在求偶場上與其他雄性競逐異性,完成交配後則把所有工作交結雌性完成[5]。這種傾向也代表牠們是一夫多妻制的。 在求偶過程中雄性對外界的影響十分敏感,因此詳細的研究紀錄並不多。其中一個紀錄指雄性們會雙雙成組,並進行「對抗性的演示」。當中包括面對面的躬腰、跳躍、拍翼,有時甚至會猛咬喙部;與此同時會發出不同的嘎嘎及咕噥的叫聲。當雌鳥接近時,動作會變得更加頻繁激烈。整個演示就在瘋狂的行為及吵雜的叫囂中進行,而且夾雜著許多奇怪的叫聲[9]。 其中一個研究指出求偶展示與光強度有關連,當早上的光強度與午間的光強度一樣時,早上也會出現求偶展示[12]。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