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義經攻塩屋的平忠度,但源平兩軍激戰數回後即陷入僵局。 源義經採聲東擊西之計,命安田義定(日语:安田義定)領1萬騎進攻夢野的平教經、平盛俊(日语:平盛俊),自己則僅率40餘騎轉入山中,迂迴到平家本陣後方。黎明時分,源範賴方再次發動攻擊,聽見殺陣聲的源義經便率軍由急坡縱馬而下,迅速攻入平家本陣,平家陣腳大
源赖朝門葉(日语:門葉) 平賀義信(日语:平賀義信) 大内惟義(日语:大内惟義) 源範頼 源頼兼(日语:源頼兼) 源廣綱(日语:源広綱) 足利義兼(日语:足利義兼) 山名義範(日语:山名義範) 安田義定(日语:安田義定) 安田義資(日语:安田義資) 加賀美遠光(日语:加賀美遠光) 毛呂季光(日语:毛呂季光)
武田信義此後東國武士集團源頼朝、武田信義、木曾義仲三方並立成為武家的棟梁。在這種情況下,甲斐源氏之中出現了分裂,武田信義之弟加賀美遠光(日语:加賀美遠光)的次子小笠原長清(日语:小笠原長清)、信義之子武田信光與頼朝一黨,而安田義定在討伐平家兼打破其城池,與木曾義仲從東海道一同上洛、憑戰功被封「遠江守」。 此後武田軍追隨源義
源義仲嚇之意,由右筆(日语:右筆)大夫覺明(日语:覚明)執筆。7月22日義仲在東塔的惣持院建立城郭。源行家則從伊賀方面進攻,與安田義定(日语:安田義定)、多田行綱(日语:多田行綱)等其他源氏武將一同迫近京都。25日,平家決定放棄京都,挾持安德天皇和守貞親王逃往西國。平家試圖劫持後白河法皇一起出逃,但法皇事
源平合戰同一時間,甲斐源氏(日语:甲斐源氏)的武田信義、安田義定(日语:安田義定)等人在收到令旨後也舉兵,於甲斐國、信濃地區擴張勢力。 關東亂起不久,平家即派遣平維盛、平忠度、平知盛等前往征討。平家東征軍兵發東海道,治承4年(1180)10月18日於駿河富士川和源賴朝、武田信義聯軍對峙。平家追討軍因軍糧不足等因素軍隊士氣低迷,武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