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威廉·詹宁斯·布莱恩(英語:William Jennings Bryan,1860年3月19日—1925年7月26日)是一名美國律師、演說家和政治人物。1896年起,他成為民主黨的主導力量,在1896年、1900年和1908年的選舉中三次作為該黨提名的美國總統候選人參加競選。他於1891年至1895年在眾議院任職,並在伍德羅·威爾遜手下擔任國務卿。由於他相信普通人的智慧,布萊恩經常被稱為「偉大的平民」[1],也由於他的修辭能力和作為最年輕的總統候選人的早期名聲,被稱為「少年演說家」[2]。
威廉·詹宁斯·布莱恩 William Jennings Bryan | |
---|---|
第41任美國國務卿 | |
任期 1913年3月5日—1915年6月9日 | |
总统 | 伍德羅·威爾遜 |
前任 | 菲蘭德·C·諾克斯 |
继任 | 羅伯特·藍辛 |
美国众议院议员 来自內布拉斯加州第1选区 | |
任期 1891年3月4日—1895年3月3日 | |
前任 | 威廉·詹姆斯·康奈爾 |
继任 | 傑西·伯爾·斯特羅德 |
个人资料 | |
出生 | 美国伊利諾州塞勒姆 | 1860年3月19日
逝世 | 1925年7月26日 美国田納西州代頓 | (65歲)
墓地 | 阿靈頓國家公墓 |
政党 | 民主党 |
其他政党 | 人民黨 |
配偶 | 瑪麗·貝爾德·布萊恩(1884年结婚) |
儿女 | 3,包括露絲 |
父母 | 塞拉斯·布萊恩(父) |
亲属 | 查爾斯·W·布萊恩(弟) |
母校 | 伊利諾學院(BA) 西北大學(LLB) |
签名 | |
布萊恩在伊利諾州出生和長大,在1880年代搬到內布拉斯加州。他在1890年選舉中贏得眾議院的選舉,連任兩屆,並在1894年競選參議院,但未獲成功。在1896年民主黨全國大會上,布萊恩發表了他的「黃金十字架」演講,抨擊金本位制和東部的金錢利益集團,討伐圍繞擴大銀幣鑄造的通貨膨脹政策。在對現任總統格羅弗·克里夫蘭及其保守的波旁民主黨人的否定中,民主黨大會提名布萊恩為總統候選人,使布萊恩成為美國歷史上最年輕的主要政黨總統提名人。隨後,布萊恩也被左翼的人民黨提名為總統候選人,許多人民黨人最終跟隨布萊恩加入了民主黨。在競爭激烈的1896年總統選舉中,共和黨提名的威廉·麥金利勝利當選。36歲的布萊恩仍然是美國歷史上獲得總統選舉人票的最年輕的人[3]。布萊恩作為演說家獲得了聲譽,他發明全國巡迴演講的概念,1896年在27個州達到500萬名觀眾。
布萊恩保留了對民主黨的控制權,並在1900年再次贏得總統提名。美西戰爭後,布萊恩成為美帝國主義的激烈反對者,他的競選活動大多以該問題為中心。在選舉中,麥金利再次擊敗了布萊恩,並贏得布萊恩在1896年贏得的幾個西部州。1900年選舉後,布萊恩在黨內的影響力減弱,民主黨在1904年總統選舉中提名保守派的奧爾頓·B·帕克。在帕克被西奥多·罗斯福徹底擊敗後,布萊恩在黨內重新獲得地位,兩黨的選民都越來越接受布萊恩長期倡導的一些進步性改革。布萊恩在1908年總統選舉中贏得本黨的提名,但他被羅斯福選定的繼任者威廉·霍华德·塔夫脱打敗。布萊恩與亨利·克萊是兩個從未贏得過總統選舉的人之一,儘管他在第十二修正案批准後舉行的三次獨立的總統選舉中獲得了選舉人票。
民主黨在1912年選舉中贏得總統職位後,伍德羅·威爾遜以國務卿這一重要的內閣職位來回報布萊恩的支持。布萊恩幫助威爾遜在國會通過幾項進步的改革。1915年,他認為威爾遜對德國過於嚴厲,在威爾遜向德國發出抗議照會並隱含戰爭威脅以回應德國U型潛艇擊沉盧西塔尼亞號後,他最終辭職。離任後,布萊恩保留他在民主黨內的一些影響力,但越來越多地投身於禁酒令、宗教事務和反進化活動。他以宗教和人道主義的理由反對達爾文主義,在1925年的斯科普斯審判中最為著名,不久後便離世。布萊恩引起不同評論家的不同反應,但被歷史學家公認為是進步時代最有影響力的人物之一。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