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和殿
北京故宫外朝三大殿中最南面的宫殿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北京故宫外朝三大殿中最南面的宫殿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本条目可能不符合维基百科:文件使用方针#使用守則,请协助改善。 |
太和殿,俗稱金鑾殿或金鑾宝殿[1],為北京故宮外朝三大殿中最南面的宮殿,是紫禁城内規模最大、開間最多、進深最大和屋頂最高的殿宇,也是中国现存古建筑中面积最大的一座[1][2] ,並是明清兩朝北京城內最高的建築,堪稱中華第一殿。皇帝登基、冊立皇后等大典都在此举行。太和殿是皇权的象征,因而在各種形式上都刻意追求與眾不同。[2]
太和殿位于紫禁城南北主轴线的显要位置,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称奉天殿。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改称皇极殿。清顺治二年(1645年)改今名。自建成后屡遭焚毁,又多次重建,现所见为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重建后的形制。[3]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建在一座三层汉白玉台基上,合称“三大殿”。“三大殿”和东面的文华殿、西面的武英殿等建筑合称“外朝”。三大殿位于紫禁城中轴线暨北京中轴线上。[4]
太和殿始建于明朝永乐四年(1406年),建成于永乐十八年(1420年),初名奉天殿。[5]奉天殿初建时的体量,据《明世宗实录》卷四百七十记载:“原旧广三十丈,深十五丈云”,即面阔95米,进深48米,面积达4522平方米,大小为现今太和殿的近2倍。[6][7]
永乐十九年(1421年),奉天殿遭雷击焚毁,正统元年(1436年)至正统六年(1441年)重建。嘉靖三十六年四月丙申(1557年5月11日),又遭雷击焚毁。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完成重建,改名为皇极殿,仅为原奉天殿的三分之二大小,所以与原建筑的大基座相比显得小。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遭遇火灾,天启七年(1627年)重建。[2][5][6][7]
清朝顺治二年(1645年),改名为太和殿。顺治三年(1646年)和康熙八年(1669年)各重修一次。[2][5][6][7]
康熙十八年(1679年)十二月初三半夜,由于太监失误,太和殿西边御膳房失火,太和殿再次被焚毁。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至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重建。现存的太和殿即此次重建后的形制,因防火需要,原正殿两侧副阶被改为夹室,木构斜廊被改为防火砖墙。[6][7][5]
辛亥革命後,清遜帝溥仪仍居後宮。袁世凱意圖称帝,以三大殿為宮殿,對內外裝潢有所改動。其中寫有殿名的匾額上面的滿文被鑿去,漢文移至中間。
太和殿为紫禁城内等级最高、体量最大的建筑,建筑规制之高,装饰工艺之精,堪居中国古代建筑之首。[5]
太和殿面阔11间(63.96米),进深5间(宽37米),建筑面积2377平方米,殿高26.92米,加上下面的须弥座和高达8.13米的三层台基,通高35.05米。台基上有大量的龙凤石雕。[2][5]现存的太和殿,面闊低於太廟前殿的面闊68.2米,也低於明長陵稜恩殿的面闊66.75米。
太和殿为重檐庑殿顶。殿顶正脊两端的螭吻,每个由13块琉璃构件组成,螭吻高3.40米、宽2.68米、厚0.32米、重约4.3吨,是紫禁城内最大的螭吻。殿顶垂脊檐角上有琉璃制成的仙人神兽像,除骑凤仙人外还有10个神兽,数量之多为现存古建筑中所仅见,分别是龙、凤、狮子、天马、海马、狻猊、狎鱼、獬豸、斗牛、行什。它们既起到美观的作用。又寄托着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愿望。这些仙人神兽像也有建筑功能。屋脊的坡度会使脊瓦下滑,交梁上需要铁钉固定,为了保护铁钉免受雨雪侵蚀,这些仙人神兽像就用来当铁钉的帽子,并起到装饰作用。垂兽、套兽、戗兽也都是一样的作用。[2][5]
太和殿装饰豪华。檐下施以密集的斗栱,室内外梁枋饰和玺彩画。门窗上部嵌有菱花格纹,下部浮雕云龙图案,接榫处有镌刻着龙纹的鎏金铜叶。[5]
太和殿共有立柱72根,最高的12.7米,最粗的直径1.06米。原来都是楠木立柱,但早已毀於康熙十八年(1679年)火灾,今太和殿的柱子是清朝康熙年间重建時用松木拼接而成,其中包括宝座两侧直径1米的6根沥粉贴金云龙图案巨柱。这种沥粉贴金云龙图案巨柱是紫禁城其他建筑物没有的。所贴金箔使用深浅两种颜色,以突出图案。6根沥粉贴金云龙图案巨柱上的龙,龙头全都望向宝座。太和殿内的天花、藻井等的设计,康熙十八年(1679年)火灾以前也是所有宫殿中等级最高的。藻井寓意为“水”。天花上有专为太和殿描画的彩画,以龙凤图案为主,大量使用金色。彩画同时也应用在柱子等地方。[2][5][7]
太和殿内地面铺砌金砖,每块边长约为0.67米,整个太和殿共有4718块金砖。所谓金砖,是苏州等地烧制的高级砖块,烧制程序十分复杂,前后花费时间长达半年以上,成品还需经过仔细挑选,才能铺砌在太和殿上。[2][5]
太和殿前的东、西两庑各有一阁:
两阁北侧各有一门:
太和殿东、西两侧有墙,墙上各开一随墙门。三大殿台基以下,东、西两侧另外各有一门:
太和殿内明间正中现设有雕着13条金龙的宝座,为髹金雕龍大椅,是明朝嘉靖年间遺物,宝座通高172.5厘米,座高49厘米,座宽158.5厘米,座前脚踏高30厘米,椅背为“圈椅”式,由金丝楠木制成,雕有蟠龙,自中间向两侧扶手处逐渐走低,靠背背板平雕阳文云龙。宝座下有一小底座,小底座下为一大底座,大底座设在一个高约2米的朱漆方台上。方台为楠木制作,外髹金漆,四周采用宫殿基座形式,镶有大量宝石,方台正面和左右有7级台阶。宝座后面有雕龙金漆屏风,为清朝遗物,共七扇。宝座没有椅腿,取而代之的是一个约宽1.67米、深0.67米的须弥座底座。宝座前两侧有四对陈设:宝象、甪端、仙鹤、香亭。宝象象征国家安定、政权巩固;甪端为传说中的瑞兽;仙鹤象征长寿;香亭象征江山稳固。宝座上方悬挂有乾隆帝御题“建极绥猷”匾额。[7][2][8]两侧柱子上挂有乾隆帝御题对联:“帝命式于九围兹惟艰哉奈何弗敬,天心佑夫一德永言保之遹求厥宁。”
如今太和殿内陈设的宝座和屏风中,只有屏风是清朝太和殿内的原物。清朝康熙时期重建太和殿,新制了宝座和屏风。1915年袁世凱稱帝時期,太和殿一度摆放当时新造的一張紫檀木宝座,为西洋风格的高背大椅,原来太和殿内的清朝宝座可能同时被毁。据说因袁世凯腿短身长,该宝座椅背高,座面短,椅背上有白缎绣成的一个袁世凯设想的“中华帝国”的国徽,宝座做工粗糙,白缎日久破裂后,可见其内装的是干草。这座袁世凯宝座从1915年到1958年一直放置在太和殿。1958年故宫博物院重新对外开放时,故宫博物院决定撤掉与太和殿整体风格不协调的袁世凯宝座,但找不到合适的宝座陈设。某一天,故宫博物院家具库汇报库内存有一只破旧的椅子,怀疑是个宝座,故宫博物院专家朱家溍亲自前往考证,推断那是明朝嘉靖年间撤换下来的太和殿宝座,并就此确定以该宝座残件为基础进行恢复。后来刘炳森绘图,13位专家经过一年多工作,在1964年9月将该宝座修复完成。因为宝座根据残件恢复,残件是明朝嘉靖年间遗物,所以恢复后的宝座是明朝风格,与宝座后面陈设的清朝屏风风格不同,这可从二者的龙纹和云纹上分辨出来。1958年撤下的袁世凯宝座,后来被故宫博物院拨交河北省遵化县清东陵,陈放在慈禧陵的祾恩殿内。[8]
宝座上方天花正中安置形似伞盖向上方隆起的藻井。藻井正中雕有蟠卧巨龙,龙头下探,口衔宝珠。[5]这宝珠是一颗大铜珠,名为“轩辕镜”,旁边还有6颗小珠。民间传说如果不是受命于天的人坐上宝座,轩辕镜就会落下来,致那个人于死地。[7][8]据传说,袁世凯准备登基之前,怕轩辕镜掉下来砸死自己,于是下令将宝座向后(向北)移动2米。后来虽将袁世凯宝座替换为明朝嘉靖宝座,但位置并未移回,因此如今轩辕镜正下方是方台的台阶前沿,而非宝座。[8]
太和殿前带有宽阔的平台,称“丹陛”,俗称“月台”。丹陛上陈设日晷、嘉量各一,铜龟、铜鹤各一对,铜鼎18座(铸造于乾隆年间)。日晷为古代计时器,嘉量为古代标准量器,二者均象征皇权。龟、鹤象征长寿,铜龟、铜鹤内部中空,大典时用来燃放檀香。[2]
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三大殿所在的高8.13米的三层汉白玉台基,周围环以汉白玉栏杆。栏杆下安有排水用的石雕龙头,每逢下雨时,排水龙头一起喷水,形成“千龙吐水”的景观。[2][9]
太和殿东西两侧的中右门、中左门到太和门东西两侧的之间,分别有庑房,即太和殿东庑、太和殿西庑。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