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大赤鼯鼠(學名:Petaurista grandis)屬於嚙齒目的松鼠科,為台灣特有種。 頭圓,吻部突出,黑色觸鬚。體背為紅褐色,夾雜黑色毛;頭頂為黑色毛,腹部淡黃褐色。尾巴與體背同色,末端為黑褐色,具有飛膜。為台灣三種鼯鼠(白面鼯鼠、大赤鼯鼠、小鼯鼠)中體型最大。
此條目需要补充更多来源。 (2020年10月13日) |
大赤鼯鼠是典型的夜行性動物,白天多半棲息於窩或樹洞內,大致在日落後就離巢開始活動,直到日出前才回巢睡眠;叫聲獨特容易分辨。夜間觀察時,由於夜行性動物的聽力極佳,所以保持安靜避免影響到牠;此外,光線會影響大赤鼯鼠,光線太強、照射太久都會干擾牠們的行動,因此切勿使用強光照射。喜好單獨活動,活動範圍2.5~3.2公頃。
大赤鼯鼠為樹棲型的食葉性哺乳動物,葉片佔取食比例七成以上,其中依次又以長尾尖葉櫧(Castanopsis cuspidata) 、雀榕(Ficus superba)及裏白饅頭果(Glochidion acuminatum)最為常見[3],除了樹葉及嫩芽,大赤鼯鼠也會取食果實、花苞、啃咬樹皮以及食用少數昆蟲等,也因高纖維的食物來源,使他們有膨大的盲腸及後腸。
大赤鼯鼠通常利用距離地面十多公尺的樹洞為巢,牠們會將樹幹腐爛部分挖除、啃咬,直到足夠容身,樹洞洞口直徑約10公分至25公分,還會在巢內以細枝樹葉等作為襯底[4],此外大赤鼯鼠也會利用鳥巢蕨、崖薑蕨等附生植物的基部,將蕨類中央清空後作為休息用的庇護所,此種行為除了台灣的鼯鼠,未見於亞洲地區其他同屬鼯鼠(如日本大鼯鼠、印度大鼯鼠、巴基斯坦大鼯鼠[5]。
每年會有2個生殖季,分別在12~2月以及6~8月,懷孕期約45天,一胎通常只會有1個幼仔,出生時體重約56公克左右,大致上90天後斷奶後,10~12個月即可達成體體型[6]。大赤鼯鼠由雌鼠單獨育幼,幼鼠會與雌鼠同居數個月,曾有紀錄雌鼠換巢時會將幼鼠叼在嘴上移動[7]。
俗稱的飛鼠,其正式名稱為鼯鼠,滑行是特有行為之一,牠們常沿樹幹攀爬、在樹林間滑翔、活動覓食。牠們利用空氣氣流由高處向低處滑行,可滑行25公尺以上,其滑翔用的飛膜由前肢擴展至後肢之踝關節。鼯鼠以飛膜所形成之浮力和尾部控制方向,可滑行到較低處另一株樹枝去休息或覓食。鼯鼠飛膜的分布和運動方式都和蝙蝠(唯一真正會飛的哺乳動物)完全不同,因此雖被稱為飛鼠,事實上卻完全不會飛行。
大赤鼯鼠的天敵為台灣雲豹、褐林鴞、赫氏角鷹、鳳頭蒼鷹、林鵰、大冠鷲等[8][9],除了自然的天敵之外,在人為因素之下,大赤鼯鼠也面臨其他的危險。因為鼯鼠需要樹林才能進行快速的移動,山坡地開發、道路的開拓可能對大赤鼯鼠造成族群島嶼化[4]與路殺[10]的問題。此外,人類飼養的寵物,也可能對大赤鼯鼠造成危害[10]。
大赤鼯鼠為臺灣特有亞種。從海拔100公尺~2500公尺均可發現牠的蹤跡,但中低海拔較常見,高海拔地區較少見,多棲息於闊葉林及混生林的樹冠頂層,是台灣分布最廣的鼯鼠。 但如今中低海拔的天然林幾乎已經被伐盡,使大赤鼯鼠被迫適應人造林的環境,還好牠們的適應能力不差,所以即使在針葉林、人工混合林,甚至人工純林裡都有它們的蹤跡。 不過,近年也發現,已適應人工林環境的大赤鼯鼠會啃剝樹皮,使造林成效大打折扣。
大赤鼯鼠是原住民傳統上經常利用的獵物之一,除了可用於祭祖,對於獵人來說,鼯鼠在樹上活動,被手電筒光照到時,會愣住不動,捕獵相對容易[11]。在過去工具較少的年代,據說為了能夠看清鼯鼠動向,獵人必須站在較高的位置,利用月光捕獵[12]。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