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授时曆》是中国古代曾经使用过的一种曆法,为郭守敬王恂许衡等人创制,因古语“敬授人时”而得名。為了編輯曆法,郭守敬在當時設立了二十七個測點,最北設在鐵勒(今西伯利亞葉尼塞河流域),最南端設在南海西沙群島,並派十四個官員到各地觀測、記錄,費時兩年才完成授時曆[1]。从元朝至元十八年(西元1281年)开始实行。明朝所颁行的《大统曆》天文數據和推步方法,都依照授時曆[2],惟《大统曆》不計算斗分差(不考慮回歸年古長今短),終明之世未改[3];可說授時曆总共实行了402年。

《授时历》应用弧矢割圆术来处理黄经赤经赤纬之间的换算,并用招差术推算太阳、月球和行星的运行度数。《授时曆》采用统天曆的长度,365.2425日为一年(和地球公轉的時間差26秒),29.530593日为一月,与现在所使用的公曆的数值完全相同,但《授时历》比公历早推行301年。推算节气的方法是将一年的124作为一气,以没有中气的月份为闰月。它正式废除了古代的上元積年[4],而逕取至元十八年為为历元,所定的数据全凭实测,打破古代製曆的习惯,是中国历法上的大变革之一。

南明正朔

明自崇禎以後,歷弘光隆武永曆魯王監國等,南明時自頒曆書為正朔十餘年,其間大統曆並不完全相同,節氣、正閏、晦朔各有不同,與1926年刊行的陳垣二十史朔閏表》亦非完全一致,對於該時期的史料,讀史者在確認日期時不可忽略。如鄭荷之戰中鄭軍抵達鹿耳門的日期在台灣曾爭論百年,荷方文獻為1661年4月30日,鄭方文獻為永曆十五年四月初一,然依當時清曆與日本曆書推算,當天為四月初二。石萬壽認為,此差異為鄭氏自頒曆書,鄭方文獻中的當年三月有30天,而當年日本曆書三月有29天。[5]

参考文献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