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地安門火神廟,全稱敕建火德真君庙,又俗称什剎海火神廟,位于北京市西城区地安门外大街万宁桥西北侧,什刹海东岸,是一座道教正一派宫观。火神庙主要供奉南方火德真君(火神)。在北京众多火神庙中规模最大、历史最悠久。火神庙原是道教全真派祖庭白云观的下院,21世纪初修复重开后直属中国道教协会管辖。[1]
地安门火神庙始建于唐朝贞观六年(632年),元朝時,元顺帝至正六年(1346年)重修。明朝万历年间,由于宫廷连年遭遇火灾,故于明朝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下令扩建该火神庙,并赐琉璃碧瓦以压火。清朝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再度重修,“门及后阁俱加黄瓦”。[1]
清朝末年,太监和道教界来往密切。太监四子(许子才、张子渔、田子久、魏子丹)之一的田子久,曾任地安门火神庙住持,并曾任北京道教协会会长,另一位太监信修明曾任副会长。[2]
常人春《清代火神庙的中元法会》记载,近代张天师两次驻跸地安门火神庙。一次是清朝光绪二十几年(约为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朝廷为了“息灾弭乱,永延清祚”,请第62代天师张元旭进京,在地安门火神庙主持由地安门火神庙、正阳门外关帝庙、朝阳门外东岳庙共同祈建的中元法会。另一次是民国五年(1916年),张天师进京住地安门火神庙,在新华宫建醮设坛。[2]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该庙被部队占用,庙内住满居民,宗教活动停止。1981年,北京市人民政府将该庙定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后来,北京市又决定将庙内全部居民迁走,由中国道教协会筹资修复庙宇,作为道教活动场所对外开放。2002年6月,火神庙腾退修缮工程启动。此项目二期工程纳入北京市“人文奥运”工程,从2002年起,文物部门拨出1000万元专用修缮资金;中国道教协会出资2000万元、西城区人民政府出资400余万元,专用于部队招待所及将近50户居民的腾退以及改善火神庙周边环境。修缮工程将火神庙内地平面降低1米多,拆除了非文物建筑800多平方米,中路各殿、东西配殿等建筑获得修缮,电线全部入地,60%的彩绘保留原貌,仅做除尘处理。该项工程于2008年3月6日竣工。[1]2010年12月12日,中国道教协会在地安门火神庙举行修复竣工开放暨神像开光庆典。[3][4]
地安门火神庙坐北朝南,三进院落。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