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國立臺灣大學哲學系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國立臺灣大學哲學系(英語:Department of Philosophy,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簡稱臺大哲學系,前身為「臺北帝國大學文政學部哲學科」,是臺灣最早成立的哲學系所[1],隸屬於國立臺灣大學文學院[2]。
沿革
臺大哲學系可溯及1928年,台灣日治時期的臺北帝國大學創建之初,就已經成立的文政學部(學院)底下之哲學科。主要是培養有具有卓越思考能力,正確價值觀念,深厚人文素養的學生[3][4]。1945年,國民政府接收臺北帝國大學,改為國立台灣大學,文政學部哲學科便改文學院哲學系。1957年,增設研究所碩士班。1985年,增設博士班。每年出版兩期《哲學論評》供相關學者進行學術交流,並與臺大文學院其他系所共同出版一年兩期的《文史哲學報》發表近期研究成果。[5][6]
系主任
- 孫效智
- 苑舉正
- 林明照
系友
哲學系的系友眾多,在各個領域貢獻己長,如殷海光,陳鼓應,趙天儀在系上教學相長,勞思光為中研院院士,邱義仁曾任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為前文化部長、現任行政院副院長。
相關事件
台大哲學系事件,是在1972年12月到1975年6月,當時中華民國政府在臺大校園內以「反共」之名,對哲學系內中國自由派學者進行整肅的一連串行動,造成多位學者被解聘,哲學系停招一年[7]。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