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國是會議是中華民國非正式的任務型政治會議機構,由政府針對重要政治或經濟議題,由朝野政黨與民間人士共同召開,以決定國家重要的政策方針。其起源於李登輝政府時期;在李登輝執政期間,曾召開過兩次大型國是會議,加速了臺灣民主化的發展。
此條目需要精通或熟悉相关主题的编者参与及协助编辑。 (2015年12月14日) |
國是會議的性質類似政治协商会议,但非常設機構,也不具備任何法定職權,《中華民國憲法增修條文》也無提及。
「國是」意指國家重大的政策方針,首見於《新序》與《後漢書》中載楚莊王與孫叔敖論政,「共定國是」[1][2],至宋神宗熙寧變法後,逐漸在重大歷史事件中演變,成為政治結構組合的制式理念[3]。
1990年,時任總統李登輝會見野百合學運學生代表,同意召開國是會議,以解決重大憲政爭議[4]。6月28日,在國民黨與民進黨的支持下,於台北市圓山大飯店召開此次會議。會中針對「國會改革」、「地方制度」、「中央政府體制」、「大陸政策與兩岸關係」、「憲法與臨時條款修正方式」等五組議題逐一討論,最後達成「終止動員戡亂時期」、「回歸憲法」、「廢止《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修憲採取一機關兩階段方式」、「修憲以《中華民國憲法增修條文》名之」等共識,並一一透過法定體制逐一落實。
根據會議結論,1991年5月1日,總統令公佈廢止《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國會代表恢復定期改選,「萬年國會」現象結束,台灣的民主化進入新階段[4]。
1990年,民進黨為參與國是會議而起草《民主大憲章》,並在國是會議中提出;其中主張總統由轄區國民直接選舉產生,此憲政主張獲得與會者共識,從而使1996年實現首次總統直選[5]。
1996年,李登輝二次連任總統後,於12月23日到28日召開國家發展會議(國發會),由副總統連戰主持,討論「健全憲政體制」、「加速經濟發展」及「增進兩岸關係」三大議題。該會議作出的最大決議為省虛級化。該會議並決議加速公營事業民營化,定下五年的落日條款要讓公營事業「公股零存」。
2016年11月,總統蔡英文針對「司法改革」的議題召開國是會議[6],並親自擔任召集人,召集院、檢、辯三方以及民間學者、跨領域相關專業人士進行磋商,簡稱司改國是會議。司改國是會議作為設於總統府之下的任務編組單位,具體運作形式以分組會議展開,包括「保護被害人與弱勢者的司法」、「全民信賴公正專業的司法」、「權責相符高效率的司法」、「參與透明親近的司法」及「維護社會安全的司法」五個組別,參與人士涵括知名律師黃致豪、受害者家屬王婉諭與前大法官許玉秀等人,針對現行的刑事法律制度加以改革。
在會議過程中,刑法學者林鈺雄教授一度抨擊國是會議本身架構及定位問題,並揚言退出[7];時任檢察總長顏大和亦曾提出若干批評[8]。2017年8月12日,司改國是會議進行總結,各分組提出的建議結論包括建立國民法官制度、引進人民參與檢察審查制、加強弱勢者協助措施、律師資訊透明化、司法硬體設備數位化、檢察人事制度改革、打造金字塔型訴訟程序和推動修復式司法,以及增強法官在職進修訓練等等。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