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安全會議 (中華民國)

中華民國主責國家安全事務的統籌機構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國家安全會議 (中華民國)

國家安全會議,簡稱國安會,是中華民國總統決定國防外交兩岸關係及國家重大變故國家安全有關之大政方針之諮詢機關[1][2][3],1951年設立、1993年法制化,直屬總統,會議主席為總統,另設秘書長為首長[4],下設國家安全局

事实速览 國家安全會議, 機構概要 ...
國家安全會議
National Security Council英語
國家安全會议标志
機構概要
成立时间1951年2月20日
管轄范围中華民國
驻地 中華民國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22號
人员数121人
年度預算新臺幣2.01億元(104年度)
首长
任命者總統
任期除事務官之外無任期保障
上级部门直屬於總統
內部單位秘書處
下設机构
授權法源
網站https://www.president.gov.tw/NSC/
关闭

沿革

1936年7月13日,中國國民黨第五屆中央執行委員會第二次全體會議(五屆二中全會)通過組織國防會議。1936年7月15日,国防会议成立,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委員長蔣中正兼任议长。

1952年,總統蔣中正發布總統令,成立國防會議,當時主要任務為策劃政治、經濟、心理、軍事之國家戰略及審議國防政策與國家總動員等事項。1966年,第一屆國民大會第四次會議修正《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第4項授權總統「得設置動員戡亂機構,決定動員戡亂有關大政方針,並處理戰地政務」。1967年2月1日,總統令,依據《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第4項,裁撤國防會議,制定公布《動員戡亂時期國家安全會議組織綱要》。

1967年2月16日,動員戡亂時期國家安全會議成立,下設國家建設計畫委員會、戰地政務委員會、科學發展指導委員會、國家總動員委員會、國家安全局、秘書處等機關。1967年3月31日,行政院經濟動員計劃委員會裁撤,歸併國家總動員委員會。1972年,為精簡組織,國家總動員委員會與戰地政務委員會裁撤,國家建設計畫委員會改為國家建設研究委員會。

1991年制定的《中華民國憲法增修條文》第9條規定:「總統為決定國家安全有關大政方針,得設國家安全會議及所屬國家安全局,其組織以法律定之。」1991年6月30日,國家建設研究委員會與科學發展指導委員會裁撤。

1993年12月30日,總統令公布《國家安全會議組織法》,國家安全會議完成法制化。

1994年7月28日修正之《中華民國憲法增修條文》,將原設置國家安全會議之條文由第9條改列於第2條第5項。1997年修正之《中華民國憲法增修條文》,將原第2條第5項改列於同條第4項。

2003年6月25日總統令修正公布之《國家安全會議組織法》規定,國家安全會議為「總統決定國家安全有關之大政方針之諮詢機關」,國家安全係指「國防、外交、兩岸關係及國家重大變故之相關事項」(第二條);並規定總統為國家安全會議主席(第三條),出席人員為副總統行政院院長行政院副院長內政部部長、外交部部長國防部部長財政部部長、經濟部部長、大陸委員會主任委員、參謀總長、國安會秘書長、國家安全局局長(第四條)。並規定,國家安全會議秘書長由總統特任,依據國家安全會議之決議處理會務,並指揮、監督所屬職員(第六條);並有一到三位中將簡任第十四職等的副秘書長襄助秘書長處理會務(第七條),並有五到七位諮詢委員(第九條)。

歷任秘書長

國家安全會議的主席是總統,但首長是國家安全會議秘書長。

更多信息 任次, 肖像 ...
任次 肖像 姓名 任期時間 背景 政黨 總統
國防會議時期
1 Thumb 郭寄嶠 1951年2月20日-1954年5月26日 陸軍二級上將
國防部部長兼任
中國國民黨 中國國民黨 蔣中正
2 Thumb 周至柔 1954年7月1日-1957年8月8日 空軍一級上將
3 Thumb 張羣 1957年8月8日-1959年6月29日 地方、中央政務官
4 Thumb 顧祝同 1959年6月29日-1967年2月1日 陸軍一級上將
動員戡亂時期國家安全會議時期
1 Thumb 黃少谷 1967年2月26日-1979年6月19日 陸軍中將 中國國民黨 中國國民黨 蔣中正、嚴家淦蔣經國
2 Thumb 沈昌煥 1979年6月20日-1984年5月27日 外交官 蔣經國
3 Thumb 汪道淵 1984年5月28日-1986年6月17日 軍法官
4 Thumb 蔣緯國 1986年6月18日-1993年2月28日 陸軍二級上將 蔣經國、李登輝
國家安全會議時期
1 Thumb 施啟揚 1993年3月1日-1994年8月31日 法學家 中國國民黨 中國國民黨 李登輝
2 Thumb 丁懋時 1994年9月1日-1999年1月31日 外交官
3
Thumb
殷宗文 1999年2月1日-2000年5月19日 陸軍二級上將
4 Thumb 莊銘耀 2000年5月20日—2001年8月15日 海軍二級上將 陳水扁
5
Thumb
丁渝洲 2001年8月16日-2002年3月6日 陸軍二級上將 無黨籍
6 Thumb 邱義仁 2002年3月7日-2003年2月4日 政黨幹部 民主進步黨 民主進步黨
7 Thumb 康寧祥 2003年2月5日-2004年5月19日 立法委員
8 Thumb 邱義仁 2004年5月20日-2007年2月5日 再任
9 Thumb 陳唐山 2007年2月6日-2008年3月26日[註 1] 地方、中央政務官
代理 Thumb 陳忠信 2008年3月27日-2008年5月19日 前立法委員
10 Thumb 蘇起 2008年5月20日-2010年2月22日[註 2] 政治學學者 中國國民黨 中國國民黨 馬英九
11 Thumb 胡為真 2010年2月23日-2012年10月7日[註 3] 外交官
12 Thumb 袁健生 2012年10月8日-2014年3月24日[註 4] 外交官
13 Thumb 金溥聰 2014年3月25日-2015年2月11日[註 5] 政黨幹部、傳播學學者
14 Thumb 高華柱 2015年2月12日-2016年5月19日 陸軍二級上將
15 Thumb 吳釗燮 2016年5月20日-2017年5月21日[註 6] 政黨幹部、國際政治學學者 民主進步黨 民主進步黨 蔡英文
代理 Thumb 陳俊麟 2017年5月22日-2017年5月23日 副秘書長代理
16 Thumb 嚴德發 2017年5月24日-2018年2月25日[註 7] 陸軍二級上將 無黨籍
17 Thumb 李大維 2018年2月26日-2020年5月19日[註 8] 外交官 中國國民黨 中國國民黨(停權)
18 Thumb 顧立雄 2020年5月20日-2024年5月19日 執業律師、中央政務官 民主進步黨 民主進步黨
19 Thumb 吳釗燮 2024年5月20日-現任 政黨幹部、國際政治學學者,再任 賴清德
关闭

組織架構

秘書處

  • 處長1人(中將或簡任第十三職等至第十四職等)
    • 副處長1人(中將少將或簡任第十二職至十三職等)
      • 組長3人(中將少將或簡任第十一職等至第十三職等)
      • 秘書4人(少將上校或簡任第十職等至第十二職等)
      • 研究員5-7人(少將上校或簡任第十職等至第十二職等)
      • 副組長3人(少將或簡任第十一職等)(其中一人由簡任研究員兼任)
      • 專門委員4人(少將上校或簡任第十職等至第十一職等)
      • 副研究員5-7人(少將上校或簡任第十職等至第十一職等)
        • 科長6人(上校中校或薦任第九職等)
        • 助理研究員5-7人(中校或薦任第八職等至第九職等)
        • 專員8人(中校少校或薦任第七職等至第九職等)
        • 分析師1人(中校少校或薦任第七職等至第九職等)
        • 設計師1人(中校少校上尉或薦任第六職等至第八職等)
        • 研究助理5-7人(少校上尉中尉或委任第五職等或薦任第六職等至第七職等)
        • 科員10人(少校上尉中尉或委任第五職等或薦任第六職等至第七職等)
        • 助理設計師1人(少校上尉中尉或委任第五職等或薦任第六職等至第七職等)
          • 佐理員2人(中尉少尉或委任第四職等至第五職等)(內1人得列上尉或薦任第六職等)
          • 辦事員7人(中尉少尉上士或委任第三職等至第五職等)
          • 書記2人(上士中士下士或委任第一職等至第三職等)


  • 人事室主任:簡任第十職等至第十一職等
  • 會計室主任:簡任第十職等至第十一職等
  • 政風室主任:簡任第十職等至第十一職等
附屬單位

諮詢委員(現任4名)

参考文献

註釋

參見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