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義市先期交通轉運中心
嘉義市的國道客運站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嘉義市先期交通轉運中心,又稱作嘉義轉運站[3]、嘉義市轉運中心[4][5],是位於台灣嘉義市西區的一個汽車客運轉運站,位於中興路1號,與嘉義車站後站(慣稱後車頭,Āu-chhia-thâu)共構之複合式轉運中心[6],亦為台灣第一座複合式客運轉運中心,由國光客運子公司國光商行營運[7]。由國光客運以營運後轉移模式(OT)取得為期7年的地上營運權後,由嘉義市政府所興建的一座地上2層、地下一層樓,並分前後棟的建築,用於整合嘉義公車捷運、嘉義市公車、國道客運、一般公路客運以及計程車排班站,並設有商店街的多功能轉運中心[8]。嘉義市先期交通轉運中心於2011年1月20日啟用,為嘉雲地區規模最大之轉運中心,預定在嘉義市區鐵路高架化計畫嘉義車站完工後遷移至嘉義車站特定區站北區永久轉運中心,此處則預計改建為嘉義捷運藍線車站。
沿革
轉運中心最初為配合嘉義市區鐵路高架化計畫預留高架化嘉義車站站體與商業空間之興建、嘉義公車捷運高鐵聯外系統之月台規劃、嘉義市國道客運、公路客運等整合運用及嘉義車站前站用地重新規劃之用,並擴大嘉義車站特定區的可利用土地與轉乘空間。在國光客運接手營運後並納入商店街與各項公共服務設施之經營管理。營運期間嘉義客運之嘉義市公車路線亦曾進駐轉運中心前棟月台,但改由嘉義縣公共汽車管理處接手之後便撤出轉運站並將市公車站牌移至轉運站外博愛路上,改稱後火車站。2019年6月1日起,改由嘉義縣公車營運的嘉義市公車在嘉義市政府交通處安排下重新進駐嘉義轉運站。
營運路線
- 1號月台(1號門)
- 2號月台(2號門)
- 3號月台(2號門)
- 4號、5號月台(3號門)
- 4號門
- 4號門封閉
- 6號月台(5號門)
- 7號月台(5號門)
- 7號月台封閉
- 6號門
- 國光客運往台北補位區,6號門封閉
- 8號、9號、10號月台(7號門)
- 國光客運:臺中、臺北方面(1834、1835、1836、1870)
- 地下層(八人座幸福巴士)
- 樂活2路:竹村里活動中心-嘉義市轉運中心-市政府(中山路)
- 樂活3路:許氏宗祠(預約)-奉天宮-嘉義市轉運中心-東洋新村
- 樂活5路(預約):嘉義市轉運中心-何庄-嘉義市轉運中心
- 樂活8路:嘉義市轉運中心-東洋新村-泰勒瓦莊園(預約)
南側門為嘉義轉運站二號出口,通往計程車排班站。
- 12號月台(4號門)
- 中山幹線(綠線):大富路-嘉義市轉運中心-中山路-嘉義大學蘭潭校區
- 中山幹線A線(綠A線):二二八國家紀念公園-嘉義市轉運中心-中山路-嘉義大學蘭潭校區
- 13號月台(4號門)
- 光林我嘉線(黃線):港坪運動公園-嘉義市轉運中心-蘭潭
- 光林我嘉線A(黃A線):港坪運動公園-嘉義市轉運中心-東洋新村1
- 15號月台(1、2號門)
- 11號月台(4號門)、14號月台(3號門)
- 無業者進駐,月台及月台門封閉
歷史路線
以下列表所示路線監理機關為嘉義市政府交通觀光處
2011年1月—2013年5月
- 員林客運、臺中客運 6872 臺中-草屯-嘉義
周邊
參見
關聯條目
資料來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