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法國後印象派畫家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喬治·皮埃尔·秀拉(法語:Georges Pierre Seurat,1859年12月2日—1891年3月29日),是法國後印象派及新印象派畫家。他以其運用色彩理論之分色主義(英語:chromoluminarism 或 divisionism)與點彩畫作品為人所知;同時,他的conté蠟筆(英語:conté crayons、conté sticks 或 conté)粉彩作品也廣受讚譽。
他的藝術創作風格一方面呈現出極端且細緻的感知能力,另一方面又表現出對於抽象邏輯的熱情,還有近乎數學計算式的精確思考。[1]
他的代表作《大碗島的星期天下午》(法語作品名:Un dimanche après-midi à l'Île de la Grande Jatte,或譯《大傑特島的星期日下午》)造成了新印象派的出現,改變了現代藝術的發展方向;該作品也是19世紀晚期最具代表性的繪畫作品之一。[2]
他與保羅·希涅克為點彩畫派最主要的代表人物。
1859年12月2日,他出生於巴黎邦迪街(法語:rue de Bondy;今稱勒內·布朗熱街,法語:rue René Boulanger)60號;他的家族在1862年或1863年遷居至馬真塔大道(法語:boulevard de Magenta)136號(原址現為110號)。[3] 他的父親 Antoine Chrysostome Seurat 來自香檳,是一名前法律官員,透過對資產之投機性交易而致富;他的母親 Ernestine Faivre 來自巴黎。[4] 他有一兄 Émile Augustin 和一姐 Marie-Berthe。他的父親當時住在勒蘭西,但每週前往馬真塔大道與家人相聚。[5]
他最初在市立雕塑繪畫學校(法語:École Municipale de Sculpture et Dessin)學習藝術;該校所在地接近其位在馬真塔大道之住家,其主要經營者有雕塑家賈斯汀·萊奎恩(Justin Lequien)等。[6][7] 1878年,他改至法國美術學院學習;在那裡,他的指導者是亨利·萊曼(Henri Lehmann)。當時,他在法國美術學院接受傳統學術培訓,對著古老雕塑的翻鑄複製品素描,或臨摹前輩知名畫家的繪畫作品。[8] 這段學習過程,讓他產生往後作品中經常使用到的創作理論。[9] 1879年11月,該段學習過程結束;他隨後加入軍隊。[7]
離開軍隊後,他返回巴黎,與友人埃德蒙·阿曼-吉恩(法語:Edmond Aman-Jean,或譯埃德蒙·阿曼·讓)共用一工作室。[4] 隨後約兩年期間,他致力於掌握單色繪畫藝術。1883年,他在巴黎沙龍首次公開展出作品;該作品為採用 Conté 蠟筆(英語:conté crayon)粉彩技術及風格創作,以Edmond Aman-Jean為模特兒的肖像畫。[10] 同時,他仔細研究欧仁·德拉克罗瓦的作品,針對其色彩運用進行詳細紀錄。[11]
1883年,他創作了《阿尼埃爾浴場》[12];該作品內容主要描繪來自巴黎郊區的工人階級青年,在塞納河畔休閒的情景。[13] 雖然該作品在色彩運用上顯現出來自印象畫派的影響,但其中對於人物形象的描繪方式,也顯現出來自他早年受新古典主義訓練的影響。[14] 與印象派典型作法不同的是,他在畫布上作畫前,事先繪製了多幅草稿。[14]
巴黎沙龍拒絕接受該作品,於是他將之展出於獨立藝術家團體(法語:Groupe des Artistes Indépendants)的展覽場合;然而,他很快就意識到該組織不甚理想的運作情況,於是與他在該組織中結識的藝術家查爾斯·安格朗(法語:Charles Angrand)、亨利-埃德蒙·克羅斯(法語:Henri-Edmond Cross)、阿爾貝·杜布瓦-皮萊(法語:Albert Dubois-Pillet)、保羅·希涅克(法語:Paul Signac)等,共同創立獨立藝術家協會。[12]
他將自己與瑪德琳·諾布洛赫(法語:Madeleine Knobloch 或 Madeleine Knoblock,1868年-1903年)的愛情關係保密;瑪德琳·諾布洛赫是一位藝術模特兒,曾被他描繪於油畫作品《給自己上粉的年輕女人》(法語作品名:Jeune femme se poudrant)中。在約1889年,她與他開始同居。[15]
1891年3月29日,他在父母的住處過世[18];他的死亡被歸因於某種腦膜炎、肺炎、白喉等。約兩週後,他的兒子也死於類似疾病。[19] 死後,他留下尚未完成的作品《马戏》(法語作品名:Le Cirque)。
1891年3月30日,人們為他在聖文生·德·保祿教堂舉行追思儀式[20];隔日,他被安葬於拉雪茲神父公墓。[21]
在他去世時,他的伴侶瑪德琳懷著(他們的)第二個孩子,但這個孩子在出生時或出生不久後便死去。[22]
19世紀,米歇爾·歐仁·謝弗勒爾(Michel Eugène Chevreul)、奧格登·魯德(Ogden Rood)和大衛·薩特(David Sutter)等科學寫作者撰寫了關於色彩、光學效果和感知的論文。他們將赫爾曼·馮·亥姆霍茲 (Hermann von Helmholtz) 和艾薩克·牛頓 (Isaac Newton) 的科學研究成果改寫為外行人可以理解的表達形式。[23] 許多藝術家懷著極大的興趣關注於其中有關感知的新發現。[24]
米歇爾·歐仁·謝弗勒爾的相關論述,被認為對當時藝術界造成顯著影響,尤其是他所提出的主要和中間色調的色輪之概念。
同時,秀拉受大衛·薩特《視覺現象》(英語:Phenomena of Vision)(1880年)影響。[25] 1880年代,他在索邦大學參與於數學家查爾斯亨利(Charles Henry)的講座;他們在其中討論了線條和顏色的情感特性及象徵意義。[26]
秀拉將色彩理論家關於繪畫的科學方法的概念銘記於心。他相信畫家可以運用色彩在藝術中創造和諧與情感,就像音樂家以對位和變奏在音樂中創造和諧一樣。他認為顏色的科學應用就像任何其他自然法則一樣,並因而決定著手證明該猜想。他認為感知和光學定律的知識,可用於根據自己的啟發式方法,創建一種新的藝術語言,並著手使用線條、顏色強度和顏色模式來展示這種語言;他稱該種語言為 Chromoluminarism(或譯「分色主義」)。[27]
1890年,他寫信給莫里斯·博布(Maurice Beaubourg)並在其中表示:「藝術就是和諧。和諧是色調、顏色和線條的相反和相似元素的類比。在色調中,較淺相對於較深。在顏色中,互補組合為紅綠、橙藍、黃紫。在線條方面,它們構成直角。畫面的和諧,與畫面的色調、顏色和線條相對;這些方面是根據它們的主導地位和在光的影響下,以歡快、平靜或悲傷的組合來考慮」。[28][29]
其理論或可被概括為:若期望觀者產生歡快情緒,作品可由明亮色調及暖色調等主導,同時運用指向畫面上方的線條。若要觀者產生平靜情緒,作品可運用明暗等價/平衡、暖色和冷色的平衡等創作技巧,以及在畫面中加入水平線條等元素。若期望觀者產生悲傷情緒,創作時可使用深色和冷色,並在畫面中運用指向其中下方的線條。[30]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