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洪雅族群(Hoanya)、亦名和安雅或洪安雅,為臺灣平埔原住民族。[1] 分布於臺中市霧峰以南、彰化縣、南投縣、雲林縣、嘉義縣市到臺南市新營以北一帶附近。本族群包括羅亞族(Lloa)、阿立昆族(Arikun)二族,因同化而已難以辨別。
此名由伊能嘉矩紀錄到斗六柴裡社、斗六東的熟番自稱為「Hoanya」,小川尚義紀錄到南投社、北投社自稱「Arikun」,斗六門社自稱「Lloa」,斗六門社自稱「Hoanya」,但因語言與習俗幾乎相同,便使用「Hoanya」統稱這三群,後來的語言學家即將諸羅山社、打貓社、斗六門社、他里霧社、哆囉嘓社,貓羅社、南投社、北投社、萬斗六社等社番人,歸類為 Hoanya 族。然而根據鍾幼蘭、翁佳音、李壬癸等學者指出:洪雅是由臺語 Hoan-á(番仔)轉化而來,台灣很可能並不存在洪雅一族。[2][a][b]
部落 | 荷蘭記錄 | 現今位置 | 族群 |
---|---|---|---|
萬斗六社 | - | 臺中市霧峰區舊正里 | 阿立昆族與巴布薩族混居部落 |
貓羅社 | Kakar Barroroch | 彰化縣芬園鄉大埔村、舊社村 | 阿立昆族 |
北投社 | Tausa Mato | 南投縣草屯鎮北投里 | 阿立昆族 |
南投社 | Tausa Talakey | 南投縣南投市 | 阿立昆族 |
斗六社 | Talack | 雲林縣斗六市、古坑鄉、湖山岩 | 羅亞族 |
他里霧社 | Dalivoe | 雲林縣斗南鎮、大埤鄉 | 羅亞族 |
蔴芝乾社 | Vasikan[4][5] | 雲林縣崙背鄉舊庄村[6] | 羅亞族 |
南社 | Abasie[7][8] | 雲林縣臺西鄉臺西村[9] | 羅亞族 |
笨港社 | Ponkan[10][11] | 雲林縣北港鎮大同里[12] | 羅亞族 |
打貓社 | Dovaha | 嘉義縣民雄鄉 | 羅亞族 |
諸羅山社 | Tirocen | 嘉義市西區 | 羅亞族 |
哆囉嘓社 | Doroko | 臺南市東山區東山里、東正里、東中里 | 羅亞族 |
鹿陶洋社 | Lohotan | 臺南市楠西區鹿陶洋 | 羅亞族 |
諸羅山社為現今嘉義市西區番社里(2010年里鄰整併前原稱社內里),舊名番社內,是諸羅山社舊址。中正公園旁忠義街上的福社宮,除祭祀土地公外,另奉祀一尊「番王爺」神祇。1930年於附近挖出許多遺骨,推論為平埔族人採室內葬方式下葬之先人,故另加祀一牌位,上刻「昭和五年嘉義社社寮眾番祿位番社內」字樣,並於農曆2月29日舉行誕辰祭典,為洪雅族人崇敬祖靈的漢化遺風。市區中央噴水池北邊有番社內、番社口,嘉雄陸橋旁有番仔溝,縱貫鐵路西面有番婆庄等地名,可視為往昔諸羅山社原住民居住證據[13]。
洪雅族群的主要文化為走鏢(Movai)、祭祖(Tei-vakkai)、打鹿(Murao)以及會飲(Manitan)[14];其中,走鏢(Movai)為該族的成年禮,目前保留該文化為位於南投縣埔里鎮枇杷里之社區[15]。
主祭有很多位,必須是部落的未婚少年,多半從年紀較大、即將結婚者選取。他們穿著禮服,上衣用白布做成,開襟無袖、長至腰下,衣上以紅條裝飾,下端垂下白絲條;下衣的長度由腰至足背,用長方形的白布片做成,其上同樣以紅線條裝飾。
每年農曆二月間,巴布薩、巴布拉族與洪雅族群諸族會舉行換年儀式。男女皆披紅襖或以錦繡製成的衣物,稱『色練』。數十人挽手而歌,且歌聲婉轉哀戚。而農作在農曆七月收成間各族也會舉辦收穫祭。
傳統服裝:與中部其他平埔族群(例:葛哈巫、巴宰族)的剪裁手法相似,但織紋風格更為獨特,是以鮮豔的紅、藍色線在白色麻布上編織出複雜又立體的菱形紋和人形紋等圖紋。[16]
大清道光三年(1823年),臺灣中部平埔五族(道卡斯族、巴宰族、巴布拉族、巴布薩族以及洪雅族群),共有十四社,聯合遷往水沙連(今南投縣埔里鎮)。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