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史惟亮(1926年9月3日—1977年2月14日)中華民國作曲家、民族音樂學家。是臺灣近代音樂史上的代表性人物之一,對台灣的民族音樂付出許多貢獻[1]。1977年因肺癌病逝,享年50歲。
史惟亮生於遼寧省营口市。在中日战争时期参加中国国民党「东北党务专员」,在地下作抗日工作,化名「石立」[2]。十多歲時參加以印刷廠為掩護的地下情報工作,還曾被捕入獄[1]。二次大战结束后,1949年原就讀北平藝專音樂系的史惟亮,因国共内战爆发,他以「流亡学生」的身份转到了臺湾省立师范学院音乐系二年級就讀,這期間參與「中國青年反共救國團」(中國青年救國團的前身)的藝術工作隊,積極參與各項勞軍活動,並曾創作《民國四十年大合唱》、《反共大合唱》等多首愛國歌曲[3]。畢業後的史惟亮先後在省立臺北師範學校附屬小學、師大附中、桃園農校、省立基隆中學以及臺北師範學校任教,同時製作主持中國廣播公司「空中音樂廳」節目[4][5]。
1955年,史惟亮通過教育部留學考試,然而當時的經濟狀況卻無法支付出國費用,在幾位好友籌錢幫助下終於順利成行[3]。史惟亮進入西班牙馬德里音樂院主修作曲,但因教授們的年齡太大,讓一心追求最新知識的史惟亮感到失望。翌年(1959)透過天主教聖言會(Society of the Divine Word)神父歐樂思(Alois Osterwalder)的居中協助,順利取得獎學金,並轉至維也納音樂院就讀。隨後(1960年)又到德國斯圖加特(Stuttgart)向他孺慕已久的當代作曲大師約翰·大衛(Johann Nepomuk David,1895-1977)學習作曲[6]。留歐期間,史惟亮為了撰寫一本關於匈牙利作曲家巴爾托克(Béla Bartók, 1881-1945)的中文傳記而四處蒐集資料,但在德國斯圖加特城的館藏書籍卻無法滿足他的需求,為此他還特地跑到維也納的圖書館,找齊了所有他需要的參考書籍、樂譜和唱片[3][7]。
這六年的留學生涯,史惟亮為了支付在歐洲的開銷,曾在西班牙作礦工並弄壞了肺卻不自知,也曾在德國搬運貨物、在波昂電器工廠做工人[1]。他在返國後也將其在歐洲遊學之經歷寫在《一個中國人在歐洲》一書[3]。
1964年底,史惟亮結束六年的歐洲留學生涯返回臺灣,並在1965年於臺北創設「中國青年音樂圖書館」[8]。史惟亮終其一生推動音樂教育與文化傳承,曾經擔任臺灣師大附中音樂科教師,台灣省立交響樂團團長、國立藝專音樂科主任,並且於1973年在台中雙十國中和光復國小創建音樂班,讓藝術向下扎根[1][9]。同時史惟亮也十分重視民間歌謠與山地歌謠的採集,從1966年起就以音樂圖書館為中心,在花蓮縣採集民歌。保存了阿美族、賽夏族和極少數客家人與泰雅族的臺灣民族音樂,並發掘恆春民間說唱藝人陳達。[10]。
著名的曲目有:《諧和》(豎笛與長笛二重奏)、《小祖母》(獨唱曲)、《青玉案》(獨唱曲)、《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附屬高級中學校歌》。
其子史擷詠亦為著名作曲家。
史惟亮與名作家紀剛在抗日時期是東北地下抗日工作的同事,據紀剛所述,在其所著的抗戰諜報小說《滾滾遼河》中那位名叫史惟亮的角色,在現實生活中就是這位史惟亮[3]。
这是一篇與台灣藝術家相關的小作品。您可以通过编辑或修订扩充其内容。 |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