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臺灣軍事在历史上除少部分時間之外,大都以防衛為主,也與歷來統治臺灣政權:臺灣荷西統治時期、鄭氏王朝、臺灣清領時期、臺灣日治時期、臺灣戰後時期(中華民國)息息相關。
臺灣歷史、台灣歷史年表 | |||||||||||
---|---|---|---|---|---|---|---|---|---|---|---|
史前時期 | |||||||||||
荷治 1624-1662 |
西治1626-1642 | 原住民政權及部落~1933 | |||||||||
明鄭時期 1661-1683 |
|||||||||||
清治時期 1683-1895 |
|||||||||||
日治時期 1895-1945 |
|||||||||||
戰後時期 1945 迄今 | |||||||||||
其他臺灣系列 | |||||||||||
臺灣主題首頁 | |||||||||||
17世紀之前的元明兩朝設巡檢、彭湖遊於澎湖群島,開啟了以軍事力量控制台灣的歷史。
設於澎湖的巡檢稱為澎湖寨巡檢司,也稱澎湖巡檢司,設治時間以1281年(元世祖至元十八年)的考證最為早,也就是根據一般史書及元史、新元史,考定:「蒙元世祖遠征日本因風失敗,迂迴台灣,道經澎湖設治澎湖,企圖進取台灣,作為征日本之準備。」
該地方區劃隸屬於福建泉州府,主官為澎湖寨巡檢。澎湖巡檢司不但是澎湖群島的首次行政區劃,也是台灣的首次官署及軍事單位設置[來源請求]。擊敗元朝取得中原政權的明朝仍依循前例於澎湖設置該官署,並首度設置彭湖遊之純軍事單位。另外,彭湖遊尚有「浯彭游」、「彭衝遊」之另外稱呼,此間之彭湖即是今澎湖之舊稱。1620年代,該軍事單位因荷蘭攻打暫時裁撤,之後明朝則以不干涉荷屬東印度公司之台灣事務為條件復設此單位。
1625年(明天啟五年)彭湖游升格為彭湖標,所駐主官把總則升格為游擊。而文獻記載曾在任者的彭湖遊把總有洪調元與顧興隆等等。
17世紀之前的元明兩朝雖於澎湖群島設巡檢、彭湖遊,不過仍未於台灣本島設置軍事力量。即使1624年控制台灣西南部的荷蘭東印度公司,於台灣的軍事力量都未臻於成熟。
1624年,荷人佔領台灣大員,展開以經貿為主的台灣經營。為力求節省行政經費,此階段之荷治時期,地方不設行政官吏,駐台的荷蘭官民約有600人,以傭兵為主的士兵則盡量少到2200人以內。
從另一角度來看,東印度公司雖其所重視的唯通商及傳教,對台灣軍事防衛不加以重視。然而,另一方面卻仍以其駐守之台灣軍事力量,達到統治目的。
1635年11月23日,台灣長官普特曼斯親自率領超過400餘名荷蘭部隊與新港社平埔族200人攻擊同屬平埔族的台灣台南麻豆社。該戰役約有平埔族族民數百人死亡,3000戶房子全毀。12月19日,麻豆社向荷蘭投降,完全接受荷蘭所屬台灣長官及其政府統治。之後,荷蘭統治政權也藉此軍事力量,繼續威嚇其他地區的平埔族原住民。1636年年中,數十個原住民族群向荷蘭人投降,至此,荷屬東印度公司終以軍事力量完全控制了台灣西南部。
除了荷蘭之外,西班牙亦於1625年-1642年間以台灣遠征軍為名,於台灣北部的基隆與淡水兩地建立軍事力量。其中,基隆和平島以聖薩爾瓦多城為根據地,淡水則以紅毛城為軍事要塞。不過,兩地駐軍合計約只有300餘人。1642年,荷屬東印度公司派出傭兵700名及戰艦數艘,從大員出發,接連攻下西班牙所建兩城堡,至此,西班牙於台灣的軍事力量,隨著荷蘭人的趨走計劃同時消失。
真正以軍事力量有效統治台灣全境[來源請求],應為鄭成功於台灣創設的鄭氏王朝,他與陳永華、鄭經經營的屯兵態勢或軍事規模,也是台灣首見。1642年,鄭成功除固守金門數萬水師之外,親自率領約25000名鄭軍攻打台灣大員,並打敗荷蘭東印度公司所屬傭兵,攻下台灣台南一地,展開對於台灣的統治。
鄭軍軍事制度與組織淵源複雜,且經多次變革。如簡化之,其官職大約可分為五軍戎政(五軍戎務)、總督軍務、管軍提督、將軍、親軍衛鎮、陸師鎮、水師鎮及監軍數部份。1683年鄭氏王朝覆滅後,鄭軍將領與軍隊悉數被強迫內渡中國,而據《欽命太保建平侯鄭造報官員兵民船隻總冊》,據守台灣的官兵共有37500名。
水師鎮:主要使用福船,亦稱大船。這種船有如此的描述:「為樓三層,乘風沖擊,不可遏抑,其高若墉 不可抑攻;其堅若鐵石,矢石不能貫,炬不可爇」。當時明鄭水軍在中國東南沿海有著絕對的制海權,沒有向明鄭繳交過路費的外國商船幾乎不可能通行,滿清的船隻更是下不了海。
陸師鎮:
在經過台灣棄留爭議後,清朝於台灣設置了台灣鎮的主要軍事力量。不過仍以防衛預防民變的消極性軍事力量為主,這情形直至台灣建省之後才予以改變。
台湾镇,又稱福建台灣鎮,初設於1684年,為台灣清治時期的台灣最高軍事單位,其內主官則是台灣鎮總兵。台灣鎮總兵受台灣道(建省前)及福建台灣巡撫(建省後)节制,统辖镇标中营兼辖台灣北路協、台灣水師協、澎湖水師協(1733年設)等三协、台灣城守營與台灣南路營等营,掌管兵力約於10000名至15000名之間。而分配方式,如乾隆年間奏章所奏:「臺灣澎湖水陸兵丁一萬二千一百七十六名。除水師兵四千一百六十三名外,南北兩路共兵八千零十三名。」 台灣鎮於1895年台灣邁入日治時期後取消,而最後一任總兵則為萬國本。
1895年,大清帝國因甲午戰爭失利割讓台灣,經過短暫乙未戰爭後,台灣民主國的軍事力量潰散,日治時期開始。於此後的五十年間,台灣的軍事力量則為經過數度更名的台灣軍為主。
台灣軍,日本台灣軍司令官轄下常駐台灣的部隊之統稱,成立於1919年,是由1907年成立的台灣守備隊擴充而成,而更早之前則為1896年編成的台灣守備混成旅團,而這階段的軍事統領,皆由台灣總督兼任。
台灣軍主官為台灣軍司令官,而組織下轄台灣守備隊(台北)、台灣步兵第一聯隊(台北)、台灣步兵第二聯隊(台南)、台灣步兵第三聯隊(台中)、台灣山砲兵大隊(台北)、基隆重砲兵大隊(基隆)、馬公重砲兵大隊(馬公)、飛行第八聯隊(屏東)、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於昭和19年 (1944年) 擴充改組為「第十方面軍」,統轄沖繩、台灣、澎湖的防衛作戰任務。
後期擴編為第十方面軍的台灣軍軍事持久防衛戰略,係將重兵部署於西海岸,南部以高雄為重心,北部置重兵於台北,另於彰化、新竹設兩個重兵游擊師團,可以增援南北作戰區,這也是以軍事力量,第一個完整防衛台灣本島的作戰構想。而依照戰後投降盟軍的資料來看,台灣軍之兵力約在17萬左右。
主要軍事力量 | 兵力 | 統帥 | 指揮統治 | 時間 | |||||
---|---|---|---|---|---|---|---|---|---|
駐台美軍 | 3萬 | 美軍協防台灣司令部司令 | 協防司令部參謀長 | 1951-1979 |
1945年,台灣於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改由中華民國國民政府統治。在中華民國所屬中央政府遷台之前,並未於台灣設置大量軍隊,而是以警備力量為主,這種軍事配置情況,直至1949年年底,中華民國國軍因於第二次國共內戰節節失利,殘餘的數十萬軍隊陸續轉移至台灣,同年12月28日中華民國政府於台灣島內全面開始實施徵兵,才有所改變。
1951年韓戰爆發後,美軍開始駐台,成立了美軍顧問團,1954年中華民國與美國簽訂《中美共同防禦條約》後,成立了美軍協防台灣司令部,直到1979年斷交後才撤離。
1950年-1980年代,台灣男子役期為2至3年,中華民國國軍總兵力約為60萬。[1]。解嚴之後,隨著政治風氣改變、兩岸氣氛漸次平和、台灣軍事戰略放棄反攻大陸等等因素影響,中華民國政府實行一連串軍事精實案。
「末代義務役」的一年義務役~梯次為陸軍2225梯、空軍892梯、海軍892梯、海陸811梯等,經過一年,共412名官兵在2018年12月26日前全數退伍。
二二八事件發生當時,由謝雪紅、鍾逸人、蔡鐵城等多人所共同組織領導的反抗國民政府的二七部隊。二七部隊是二二八事件當時,規模最大、維持最久的反抗勢力組織[9],同時也是當時全台灣民眾口耳相傳關注的焦點。「二七部隊」的名稱取自二二八事件的導火線——「緝菸血案」,因事發於2月27日當天而得。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