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紅又專是中共中央於1961年9月發佈的《高教六十條》[1]中之詞彙[2],「紅」是指具有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專」是指專業知識及技能。此詞彙代表政治與業務的關係。此外,中共中央并發出通知,要求幹部又紅又專,實現政治與技術的合一。[3][4][5] 與其相對的用語為「白專」,即有技術但政治觀點站在资产阶级的立场上,与人民群众对立。[6][7][8][9][10][11][12][13][14][15][16][17] 此外还有“红专并进”等衍生词汇。[18][19][20][21] 参考文献 [1]即《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暂行工作条例(草案)》 [2]“高等學校必須繼續努力培養又紅又專的教師隊伍。” [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来大学职能的演变与使命的升华 (PDF). 《江苏高教》. 2019年.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1). [4]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发展与评析 (PDF). 《高等教育研究》. 2020年2月.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1). [5]李均. 新中国高等教育政策65年:嬗变与分析 (PDF). 2014年12月31日.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1). [6]秦雪. 「又紅又專」 —— 社會主義現實主義與紅色電影的發展(1953-1956) (PDF). 2019年.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1). [7]劉勝驥. 鄧小平教育政策的持續與變遷. 2000年.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 [8]劉哲宏. 馬列毛政黨觀之比較 (PDF). 2008年.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1). [9]劉仰嶠. 從整風運動看高等學校知識分子的改造問題 (PDF). 1958年.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0). [10]林琳文. 後文革時代中共政治菁英甄補標準的演變與發展 (PDF). 2011年.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1). [11]毛澤東的「技術革命」 (PDF). 《二十一世紀》雙月刊. 2009年.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1). [12]讀蔣南翔 (PDF). 《二十一世紀》雙月刊. 2004年.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1). [13]Afterlives of Chinese Communism (PDF). 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 Press. 2019.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1). [14]宋國誠. 當前中國大陸的「毛澤東熱」 (PDF). 1992年8月.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1). [15]1949—1961年马克思主义在清华大学学生中的传播探析 (PDF). 《思想教育研究》. 2019年11月.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1). [16]崔禄春. 科技“大跃进”运动评析 (PDF). 2013年.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1). [17]齊茂吉. 毛澤東、彭德懷合作及衝突的軍事背景 (PDF). 《國立中央大學人文學報》第13期. 1995.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1). [18]杨金龙. 责任、使命、作为:新时代一流大学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PDF). 2018年9月.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1). [19]校友通讯 (PDF). 江苏省常州高级中学. 2020年.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1). [20]资料汇编 (PDF). 南京大学党委组织部. 2018年.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1). [21]校友电子通讯 (PDF).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 2012年9月.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1).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