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北方氈狀地衣(學名Erioderma pedicellatum)是鱗葉衣科下一種中等大小的地衣。[2]它們生長在大西洋海岸及阿拉斯加太平洋海岸潮濕森林的樹上。[3]它們是最為瀕危的地衣之一。[1]
北方氈狀地衣是一種多葉地衣,葉闊2-5厘米,有時直徑更可達12厘米。它們的表面有毛,乾時呈灰褐色,濕的則呈灰藍色。白面呈白色,邊緣向上捲曲,看上去彷彿有一條白邊。[4][5]它們與北美洲另外兩種毛面衣屬不同,並沒有粉芽,反而在表面有細小及紅褐色的子囊盤。[4]
北方氈狀地衣最先是由法羅(William Gilson Farlow)於1902年在加拿大新不倫瑞克省的夏洛特縣發現。[6]原先這種地衣被認為是屬於鱗葉衣屬。[7]直至1972年它們才被重新鑑定及分類到毛面衣屬中。[8]它們在此屬內十分獨特,具有子囊盤與及生長在樹上。[7]
北方氈狀地衣是大西洋兩岸種,在挪威、瑞典、加拿大的新不倫瑞克省、新斯科舍省及紐芬蘭曾一度很豐富。在阿拉斯加最近發現了一小群,令它們的分佈地得已擴大。[3]它們現已從挪威及瑞典[5]和大部份加拿大大西洋省份中消失,在新斯科舍省於2009年就餘下少於200株。[5][9]在紐芬蘭餘下的三個棲息地對它們的生存及保育具有重大的影響。[10]
北方氈狀地衣生長在陡坡的樹幹及樹枝上。[5]在胶冷杉很多時可以見到它們,另外有時也會長在黑雲衫、白雲杉、北美紅楓或山紙皮樺上。[5]它們不會正接長在樹皮上,很多時都與Frullania asagrayana這種苔有關。[5]
北方氈狀地衣每年可以生長11-14毫米,其種群橫跨達30年。[5]共生的偽枝藻屬光合生物令它們對酸雨及其他污染物特別敏感。[5]它們需要較冷及潮濕的海洋性氣候及開放的冠層來生長,並會隨樹木一同枯萎。[5]大量伐林造成的微氣候轉變也會令它們死亡。[5]
東加拿大潮濕地區老齡的香脂冷杉森林可以維持冠層上千年[11],很是適合北方氈狀地衣的生長及種群的生成。[9][11][5]雖然環境適合,但卻未有發現它們的生長。[5]
北方氈狀地衣是與偽枝藻屬是共生的,能夠進行固氮作用。它們可能也與Frullania asagrayana這種苔有共生關係。北方氈狀地衣會在Frullania asagrayana的水囊中吸收偽枝藻屬,並要5-10年的時間來成長才達可見的程度。[5]苔亦會因固氮而有所得益。[5]這種複雜關係顯示它們之間的生態平衡十分精細,很易受到伐林、空氣污染及其他因素的影響。[5]
北方氈狀地衣現時被加拿大瀕危野生動物現狀調查委員會(COSEWIC)列為瀕危[5],而國際自然保護聯盟亦將之列為極危。[1]
北方氈狀地衣的兩個種群現正在受保護地區中生長,其中一個保護區更是特別為它們而設。[5]不過由於空氣污染[6]及入侵的草食性動物的影響,它們的數量仍然在下降。[9]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