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第一〇一中學
位于北京市海淀区的中学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北京市第一〇一中学,通称北京101中学、北京一零一中[1]:417,位于中国北京市海淀区圆明园南侧,是北京市示范高中。
此條目疑似为广告或包含宣传性内容。 (2018年9月4日) |
北京市第一〇一中学 | |
---|---|
Beijing 101 Middle School[註 1] | |
![]() | |
地址 | 中国北京市海淀区颐和园路11号 |
邮政编码 | 100091 |
其它名称 | 北京一零一中 |
原名 | 张家口市立中学(1946年3月20日-11月) 晋察冀边区联合中学(1946年11月-1948年8月) 华北育才中学(1948年8月-1949年5月) 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二部(1949年5月-1953年9月) 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1953年9月-1955年) |
类型 | 公立 |
创办日期 | 1946年3月20日 (最初称张家口市立中学) |
学区 | 青龙桥学区 |
CEEB编号 | 694443 |
教育集团总校长 | 陆云泉 |
党委书记、校长 | 熊永昌 |
年级 | 七年级——九年级 高中一年级——高中三年级 |
校园面积 | 约20万平方米 |
校訓 | 百尺竿头 更进一步 |
校刊 | 《一步》 |
学校网址 | www dylyzx |
![]() |


北京一零一中现校址原为圆明园的一部分,经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总理周恩来特批,于1951年迁入。学校紧邻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距中关村约1.5公里。另外在双榆树、温泉镇、上地、怀柔拥有四所校区,还承办石油分校、矿大分校、大兴分校、昌平实验学校、昌平未来科技城学校等多所分校。
北京一零一中與北京大學附屬中學、清华大学附属中学、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北京市十一学校和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合稱「海淀六小強」。[2][3]
学校历史
北京一零一中始建于1946年3月20日,前身为张家口市立中学,是中国共产党于革命老区创建并迁入北京的唯一一所中学。1955年,学校正式更名为“北京市一零一中学”,郭沫若亲笔题写校名。校名释义为“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并以此为校训。
2004年,北京一零一中中学成为北京市高中示范学校。
1946年3月20日,北京市101中学的前身张家口市立中学成立于张家口市。同年9月20日,张家口市立中学、市立女中、回民中学撤离张家口,随第二次国共内战形势展转与河北太行山区,抵达河北省建屏县(今平山县)西柏坡黄坭村后三校合并,1946年11月命名为“晋察冀边区联合中学”。
1947年8月,晋察冀边区工业交通学院预科和晋察冀边区农业专科学校部分师生并入联合中学。1948年1月,学校迁至石家庄市郊柏林庄村,同年8月与原晋察冀边区的行知学校中学部合并,更名为华北育才中学,1949年1月迁入北平。
华北育才中学于1949年5月与北平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合并,成为师大附中二部。1950年经政务院总理周恩来批准,在圆明园遗址修建校舍。1951年9月迁至圆明园现址,1952年8月与华北中学合并,1953年9月更名为北师大二附中(后来这一名称1960年被用于原北京四十六中),1955年定名为“北京市一零一中学”并划归北京市教育局领导[1]:417。
北京一零一中将在2026年3月20日举行建校八十周年校庆活动。[5]
校园



北京101中学占地20万平方米,其中有1.3万平方米为水域面积,另外有大面积的草坪植被。
最近一次翻修是为了作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青年营营址而进行的翻修。依国家文物管理部门的规定,校园内建筑在修建时均以灰色为主色调,同时没有高于3层的建筑物。
校内建筑有教学楼、办公室、食堂、礼堂、图书馆、宿舍楼以及生物温室;
坐落于校园内的招凉榭是清朝嘉庆年间所建造的,距今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
教学设施 | 文体设施 | 服务设施 | 其他建筑 | 专用教室 |
---|---|---|---|---|
|
|
|
|
|
各类活动
北京一零一中曾与美国Brewster高中和Croton-Harmon高中[6]、Albert Leonard中学[7],香港皇仁书院[8]、日本三岛高中[9]等学校进行交流活动。
余华、李开复[10]、陈嘉映[11]、莫言[12]、巴里·马歇尔[13]、李肇星[14]、崔永元、罗纳尔多等知名人士曾在北京一零一中开展讲座等交流活动。
北京一零一中曾作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火炬传递进入主体育场之前的最后一站,承接过奥林匹克青年营的外宾接待工作。
金帆乐团
北京一零一中金帆交响乐团成立于1988年8月20日,原名北京金帆交响乐团,是当时北京市乃至全国唯一一个中学生交响乐团。曾赴香港、莫斯科、法国、维也纳、澳大利亚等地表演,并在2005年第三十四届国际青年音乐节上进行开幕表演。
著名校友
著名教师
- 章连启
- 傅敬良
关联学校




2019年5月10日,海淀区教委决定成立北京一零一中教育集团[15]。除圆明园本部外,一零一中教育集团设有以下校区及分校:
上地实验学校1998年成立,最初为一零一中分校,2009年加挂“北京一零一中上地校区”牌子,校服也于2010年改为与一零一中相近的款式,但对外仍称“上地实验学校”。
双榆树校区位于海淀区中关村街道双榆树东里35号,原为1986年成立的双榆树二中,2002年由北京一零一中承办,曾称“一零一初中部”。
虽然北京一零一中双榆树校区只有初中部,但实际上,北京市海淀区启慧未来学校(原北京市一佳高级中学、北京市一零一实验学校)的高三学生目前也在北京一零一中双榆树校区上学。
温泉校区2015年在海淀区温泉地区成立,2015年成立之初只设初中部,2018年增设高中部,2022年开始招收高中住宿学生。[18]
北京一零一中石油分校原为1960年成立的北京石油学院附属中学,2019年5月由一零一中承办。
北京一零一中矿大分校原为1960年成立的北京矿业学院附属中学,2014年更名为中国矿业大学(北京)附属中学,2019年5月由一零一中承办。
北京市海淀区启慧未来学校,原名为北京市一佳高级中学、北京市一零一实验学校,位于北京市海淀区花园路(2022年以前所有年级均在一零一中双榆树校区办学,现今大部分年级被疏解至花园路校区,仅剩高三年级仍在北京一零一中双榆树校区办学),是北京一零一中教育集团唯一一所民办学校,该学校校长曾任北京一零一中高中政治老师。该学校最早成立于2003年。
张家口北京一零一实验学校,又称张家口未来学校,是北京一零一中教育集团唯一一所北京市以外的成员校,是十五年一贯制学校,2022年8月投用。

为六年一贯制学校(初高中),于2024年1月19日经海淀区教委批准,在保留原校名和独立法人资质前提下,加入北京市第一零一中学教育集团。
为十二年一贯制学校,成立于1959年,起初为北京外国语大学所属培养外语学生的学校,1988年因故停办,2001年复办。2024年5月15日,经海淀区教委批准,北京外国语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加入北京一零一中教育集团。[21]
参见
- 北京市高中示范校列表
- 北京一零一中石油分校
- 北京一零一中矿大分校
- 北京一零一中大兴分校
- 北京市上地实验学校
- 北京市海淀区启慧未来学校
注释
参考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