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包法利夫人
1857年古斯塔夫·福楼拜小说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包法利夫人》(法語:Madame Bovary,法語:[madam bɔvaʁi]),是古斯塔夫·福樓拜的長篇小說代表作。1856年開始在《巴黎雜誌》上連載,一開始因內容太過敏感而被指控為淫穢之作,批評這部書“違反公共和宗教、道德及善良風俗”,並要求刪除一些片段,福樓拜堅持不刪改一字,1857年2月7日經法院審判無罪,福樓拜開始聲名大噪。
Remove ads
據考證,包法利夫人是一個真實社會事件的改編。包法利醫生正是福樓拜父親的學生、外科醫生德拉馬爾,是一名鄉下醫生,德拉馬爾醫生早年喪偶,1839年娶了農場主女兒、17歲的德爾菲娜,也就是愛瑪的原型。後來妻子德爾菲娜與人通姦,最後走上自殺的絕路。
福樓拜在作品裡透過無數的繁瑣細節描寫包法利夫人的心理狀態,在跟魯道夫歡好之後,她很興奮的說:“我有一個情人了!我有一個情人了!”,故事中許多性暗示展現愛瑪在性方面的飢渴,例如她在魯道夫的房間裡一會兒用他的梳子梳頭髮,一會兒用牙齒咬著他的煙斗柄。這部書展示了法國第二共和國時期的社會風貌,福樓拜常說:“包法利夫人就是我”[1]。他對作品完美的要求近乎吹毛求疵,1800頁正反兩面寫滿的《包法利夫人》草稿刪節到最後只剩下500頁。包法利夫人被稱為十九世紀不朽名著,並直接影響到二十世紀的喬伊斯、普魯斯特等大作家。
Remove ads
主要内容
故事发生在19世纪的资本主义浪潮过后的法国。文本主要描述了一位从小接受过贵族教育的女性,包法利夫人,由于期望所谓的“浪漫主义文学”中的爱情范式,而选择出轨,先後與魯道夫、萊昂偷情,然而最后却落得债台高筑的下场,最后自杀。
軼事
譯本
- 《包法利夫人》的英译本甚多,包含有马克思的小女儿Eleanor Marx-Aveling.
- 李健吾、许渊冲、周克希都翻譯過《包法利夫人》。李健吾还写过《福楼拜评传》。
注釋
參考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