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藤友三郎加藤友三郎(かとう ともさぶろう,1861年4月1日—1923年8月24日),日本山陽道安藝國沼田郡大手町(今廣島縣廣島市中區大手町)人,海軍大臣、內閣總理大臣。 加藤在廣島城大手町(現廣島市中區大手町)出生,是家中三子。父親是廣島藩低級武士加藤七郎兵衛,俸祿只有13石。初年於廣島藩校修道學習,1
第一屆近衛內閣第一屆近衛內閣(日语:第一次近衛内閣/だいいちじこのえないかく),或全稱第一屆近衛文麿內閣,是日本近代史上由帝國貴族院議長暨第三十四任首相近衛文麿所組成的内閣。本届内閣任期為自1937年6月4日至1939年1月5日。其任内爆發七七事變。 本届内閣成員於日本昭和12年(1937年)6月4日就職,任期共367天。
1928年日本众议院议员总选举但因大正民主之勃兴,第二次护宪运动的成功,护宪三党得以成立以加藤高明为首相的加藤内阁,并废除了基于纳税额的资格性选举制,实现了25岁以上的成年男子普选。 虽说是首次普选,但并不意味着公平,事实上,田中内阁也按照从前的惯例,通过听从铃木喜三郎內务大臣指挥的内务次官(日语:内務次官)、警保局长(日语:警
犬養內閣1931年(昭和6年)9月,日本關東軍以中國軍隊炸毀由日本所修築的南滿鐵路為藉口全面侵略中國東北,史稱九一八事變。此次行動為關東軍的獨斷專行,事前並未獲得時由若槻禮次郎領導的日本內閣第二次若槻內閣同意;若槻在9月19日緊急召開內閣會議,決議「不要擴大戰事」;但關東軍不僅不理指示,反持續增兵、推進戰線,使內閣威望盡失
田中义一任当时日本最大政党立憲政友會总裁,隨即以党首身份出任内阁总理大臣,成为首位在昭和年代就任的日本首相。 首相任內,他积极维护日本陆军利益,改变币原喜重郎對華放軟的“协调外交”,重拾積極對華外交。1927年11月与蒋介石和张群在东京会晤,劝其停止北伐。任内,于1927年5月和1928年4月两次出兵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