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色法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加色法是描述那些由不同顏色的光混合形成新顏色的情形。這是對比光線從各部分的可見光譜創建顏色的減色;電腦顯示器和電視是加色法最常見的形式,而在油漆、顏料和彩色濾光片會用減色。用加色產生顏色時,通常使用紅色、綠色和藍色光來產生其他顏色。把其中一個加色原色與另一個混合會出現加色間色:青色、洋紅色或黃色。彩色像素在顯示器屏幕上不會重疊,但足夠的距離時,光線從像素擴散到視網膜上的重疊。加光的另一個常見用途是用於舞台燈光,如戲劇、音樂會、馬戲表演、夜總會等[1]。



歷史
詹姆斯·克拉克·馬克士威是加色法的發明者[2]。他的攝影師托馬斯·薩頓拍把格子花紋緞帶照上。他先用黑色和白色濾光片照三次,然後在彩色濾光片上照。先用紅色,然後用綠色,之後用藍色[3]。

例子
下面的流程圖,是一個例子一步一步地說明一個過程。
光源 | 中等波長(綠色),長波長(紅色),輻射從兩個不同的投影機投射。 |
投影畫面 | 中等和長波長都投影在屏幕上。 |
視網膜 | 中等波長和長波長刺激中等波長和長波長的視網膜。 |
大腦 | 大腦把中等波長和長波長解讀成黃色。 |
參見
腳注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