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加拿大政黨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加拿大保守黨(英語:Conservative Party of Canada;法語:Parti conservateur du Canada),簡稱保守黨,是加拿大一個中間偏右至右翼政黨,于2003年12月7日由加拿大联盟黨及加拿大進步保守黨合併而成。自從合併後,「托利黨」(Tories)這個綽號就指加拿大保守黨(之前是進步保守黨的綽號)。該黨現時爲加拿大下議院官方反對黨,對上一次執政時期則為2006年至2015年。現任黨魁為博勵治。
加拿大保守黨 Conservative Party of Canada(英文) Parti conservateur du Canada(法文) | |
---|---|
简称 | CPC(英語) PCC(法語) |
领袖 | 博勵治 |
主席 | Stephen Barber |
副領袖 | 蘭茲曼 蒂姆·歐普 |
眾議院首席議員 | 熙爾 |
參議院首席議員 | 唐·普萊特 |
創辦人 | 哈珀 馬逵 |
成立 | 2003年12月7日 |
合并自 | 加拿大联盟黨 加拿大进步保守党 |
总部 | 加拿大安大略省渥太華 斯萊特街66號1800室 (66 Slater Street #1800) K1P 5H1 |
党员 (2022年) | ▲678,708 |
意識形態 | 加拿大保守主義 財政保守主義 經濟自由主義 |
政治立場 | 中間偏右至右翼 |
地区组织 | 亞太民主聯盟 |
国际组织 | 國際民主聯盟 |
官方色彩 | 藍色 |
眾議院席位 | 119 / 338 (35%) |
參議院席位 | 12 / 105 (11%) |
官方网站 | |
www.conservative.ca | |
加拿大政治 政党 · 选举 |
2006年至2015年保守黨執政期間,其經濟政策包括減免銷售稅(GST)、所得稅、公司稅等稅收,以及平衡國家預算、創建免稅儲蓄賬戶(TFSA)、創建加拿大全民兒童福利金等。在社會政策方面,政府取消了長槍登記,對暴力犯罪實行強制性最低刑罰,將同意年齡提高到16歲,允許建設多條管道,並使加拿大退出《京都議定書》。保守黨政府也支持以色列,任內談判了加拿大-歐盟綜合經濟與貿易協定(CETA)和參與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議(TPP)。[1][2][3][4]
自1993年加拿大聯邦大選進步保守黨政府潰敗以來,中右翼勢力一直被進步保守黨和新興的加拿大改革黨(2000年改名為加拿大聯盟)分薄,令自由黨總理克里田的多數政府在1997年和2000年兩次選舉中輕鬆連任,因此兩股勢力開始籌劃合作或合併成一黨(Unite the Right)共同阻止自由黨輕鬆永續其任期。
在經過多年的談判和商討後,最終在2003年10月16日,進步保守黨的黨領彼得·馬逵(Peter Mackay)和加拿大聯盟的黨領斯蒂芬·哈珀(Stephen Harper)宣佈其兩黨合併成為一黨[5]。這項合併於同年12月初獲95%的加拿大聯盟代表和90%的進步保守黨代表投票支持[6],而加拿大保守黨亦於同月8日正式登記成立[7]。
部分保守黨黨員一度希望安大略省前省長邁克·哈利斯參選黨領,但他則婉拒。此外,其他熱門人選如麥凱、紐賓士域省長羅德(Bernard Lord)和亞伯達省長簡欣(Ralph Klein)亦宣佈不會參選。曾於2003年5月與麥凱爭奪進步保守黨黨領職位的彭迪思於同年12月中宣布參選,但於2004年1月以經費不足為由宣佈棄選[8]。最後共有三人參選保守黨黨領,分別為哈珀、前安大略進步保守黨內閣成員甘禮明及麥格納國際公司行政總裁貝琳達·施特羅那赫。在2004年3月20日舉行的黨領選舉中,哈珀在首輪投票獲得68.9%選票(67143票),壓倒施特羅那赫(22.9%、22286票)和甘禮明(8.2%、7968票)當選加拿大保守黨黨領[9]。
自由黨籍總理保羅·馬丁(Paul Martin)於2004年5月(即哈珀當選保守黨黨領後兩個月)宣布解散國會,並於同年6月28日舉行聯邦大選。保守黨在哈珀領導下贏得眾議院99個議席,而自由黨則贏取135席並失去其多數政府地位,只能以少數姿態繼續執政。
期間自由黨捲入貪腐醜聞(即「贊助醜聞」),令該黨支持度下滑。葉素斯列特(Ipsos-Reid)在戈梅利委員會(Gomery Commission)首份調查報告公開後進行的民調顯示保守黨和自由黨的支持度不相伯仲[10]。2005年11月24日,哈珀在眾議院向執政自由黨政府提出不信任動議,在另外兩個反對黨魁人政團和新民主黨的支持下於同月28日通過,自由黨少數政府遂告倒台,新一場聯邦大選則定於2006年1月23日舉行。
保守黨在2006年聯邦大選中贏取眾議院308席中的124席,較自由黨的103席為多,保守黨在得到魁人政團的支持下藉此以少數政府姿態上台執政,結束了執政長達13年的自由黨政府。該屆國會會期差不多長達三年,是加拿大歷來任期最長的少數政府[11]。保守黨政府的第一個財政預算產生了近140億元的盈餘,這個數字略高於馬田的自由黨政府。 該預算還大幅增加了軍事開支,並取消了對《京都議定書》和《基隆拿協議》的資助。 後來,政府推出了免稅儲蓄賬戶(TFSA)。 政府通過了《退伍軍人權利法案》,除了保證退伍軍人的平等並將他們稱為「特殊公民」之外,還保證加拿大退伍軍人事務部為退伍軍人提供福利。 政府還通過了魁北克民族動議,該動議將「承認魁北克是統一的加拿大境內的一個國家」。儘管前身加拿大聯盟過去有社會保守派傾向,但政府並未試圖推翻馬田政府實施的同性婚姻法,也沒有試圖修改墮胎法。[12]
保守黨和自由黨、新民主黨和魁人政團之間的僵局導致了2008年聯邦大選,保守黨在2008年大選中再次贏得最多議席,但仍未奪得下議院過半數席位,哈珀因此第二度執掌少數政府。
2008年大選舉行六個星期後,自由黨和新民主黨已部署向保守黨少數政府提出不信任動議(2008年-2009年加拿大議會危機),他們計劃建立由自由黨和新民主黨主導的少數派聯合政府(兩黨議席合共超過保守黨議席但不過半),聯合政府將得到魁人政團的支持直到2010年6月並且也得到綠黨支持。如果保守黨政府倒台,自由黨黨魁迪安將成為總理,直到2009年5月的自由黨黨大會。面對兩個反對黨夾攻,保守黨指責自由黨輸打贏要和意圖推翻大選結果,而民調亦顯示保守黨支持率不斷上升,加拿大人確實不想更換政府。2008年12月4日總理哈珀向時任總督莊美楷提請將國會休會至2009年1月26日[13]。然而,2009年5月葉禮庭接替迪安出任自由黨黨領後,自由黨改變初衷,在國會復會後取消提出不信任動議的計劃[14],保守黨少數政府因此得以繼續執政。
在保守黨政府的第二個任期內,為了應對2007-2008年的經濟危機,總理哈珀推出了經濟行動計劃,實施了大規模的個人所得稅減稅。然而,這些減稅措施,加上應對金融危機的支出增加,使赤字增加至556億加元——這是加拿大當時最大的聯邦赤字。[15]自由黨再於2009年10月向保守黨政府提出不信任動議,但動議在新民主黨議員投棄權票的情況下被否決。[16]
2011年,加拿大選舉局落案控告四名保守黨黨員,指他們在2006年聯邦大選競選活動期間超出法定競選開支上限,因而違反加拿大選舉法[17][18][19]。另一方面,下議院議長梅里根(Peter Milliken)於2011年3月9日裁定國際合作部長小田(Bev Oda)因更改政府文件而誤導國會,而哈珀政府亦拒絕全面透露多項政策的細節和費用預估[20],兩者因此違反國會特權並面臨蔑視國會的控訴[21]。梅里根將此兩項議題交予國會委員會審議,並將委員會呈交報告的限期定為同年3月21日,即保守黨政府公佈財政預算案的前夕。委員會裁定哈珀政府蔑視國會[22],自由黨因此向哈珀政府提出不信任動議,動議在另外兩個反對黨魁人政團和新民主黨的支持下[23]於3月25日以156票對145票通過動議[24][25],哈珀領導的少數政府因而倒台。
2011年3月25日,自由党向哈珀政府提出不信任動議,加拿大下議院以156票贊成,145票反對通过对哈珀总理领导的保守党少数政府的不信任動議,使之成为加历史上首个因“藐视议会”而下台的政府。加拿大总督戴维·约翰斯顿次日批准解散第40届议会。 加拿大第41届联邦大选初步统计结果5月2日晚揭晓,哈珀领导的保守党获得胜利,实现连续三届执政,并在总计308个选区中的166个选区获胜,超过了上届的143个选区,最重要的是超过了组成多数政府所需的155个选区,成功籌組23年來首個由保守黨領導的多數政府。保守党领袖哈珀在自己所屬的卡尔加里选区发表获胜感言时说,选民的支持使加拿大摆脱了持续不断举行选举的困局,掀开了稳定发展的新篇章。
在保守黨政府的第三個任期內,哈珀政府讓加拿大退出《京都議定書》,並廢除了長槍登記。外交政策方面,政府透過《反恐怖主義法》、啟動打擊「伊斯蘭國」的行動、與歐盟談判加拿大-歐盟綜合經濟與貿易協定(CETA)、談判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議(TPP)。保守黨也因加拿大參議院開支醜聞和2011年大選"舞弊"醜聞而引發爭議。經濟政策方面,政府啟動了加拿大全球市場行動計劃,透過擴大加拿大企業和對其他國家的投資,為加拿大人創造就業機會,並在2014年聯邦預算中平衡預算,產生了5.5億加元的小額赤字。
2015年10月19日舉行的大選中,保守黨僅取得99個席位,落敗於賈斯汀·杜魯多領導的自由黨,哈珀亦爲敗選負責而宣佈辭去黨領職務,結束12年的黨領生涯。保守黨黨團於2015年11月5日選出安布絲爲臨時黨領[26][27]。
根據《麥克林》雜誌報道,該黨全國委員會的一些成員最早在2016年5月就呼籲召開領導層大會。[28]然而,其他一些議員希望將投票推遲到2017年春季。[29] 2016年1月19日,該黨宣布將於2017年5月27日選出正式黨領。[30]
在2017年5月27日舉行的保守黨黨領選舉中,前任國會議長安德魯·熙爾經過13輪投票後擊敗大熱人選卞聶爾當選成為保守黨黨領[31]。
熙爾領導下的保守黨優先考慮廢除自由黨政府的碳稅、管道建設。如果他們在2019年組建政府,則在五年內平衡財政預算。熙爾是社會保守派;他個人反墮胎並反對同性婚姻,儘管像哈珀一樣,他表示他不會推翻這兩項法律的合法性。執政自由黨於2019年捲入SNC-蘭萬靈事件後,一度惠及保守黨在同年聯邦大選的勝算。保守黨在該屆大選增添22個議席,得票比率也為眾黨之最,但自由黨最終仍贏取少數政府地位繼續執政。另一方面,加拿大廣播公司報道指保守黨支付熙爾子女私校的部分學費,惹來爭議。面對黨內壓力,熙爾於同年12月宣布辭任保守黨黨領[32][33][34],但留任至新任黨領當選為止[35]。
在2020年8月舉行的保守黨黨領選舉中,前任退伍軍人事務部長艾林·奧圖爾經過3輪投票後擊敗大熱人選保守黨創辦人之一兼前任副黨魁的彼得·麦凯(2004-2015)當選成為保守黨黨領。[36]儘管奧圖爾以“真正保守主義”的口號競選黨領,奧圖爾當選黨領後開始將保守黨推向中間主義。他在競選黨領期間反對自由黨政府的碳稅,但奧圖爾於2021年4月改變了他的立場,轉而提倡低碳儲蓄賬戶。奧圖爾支持墮胎並支持同性婚姻,其立場與哈珀和熙爾截然不同。
杜魯多解散國會觸發了2021年9月的聯邦選舉,希望贏得多數政府,儘管在競選過程中,奧圖爾的保守黨在民調中領先自由黨。在競選期間,奧圖爾表示他將在未來10年內平衡預算,但改變了先前支持廢除自由黨政府“突擊式”武器禁令的立場。保守黨亦面對卞聶爾的右翼人民黨挑戰,奧圖爾於競選期尾段向人民黨支持者拉票,謂人民黨會分薄右翼票源,最終只惠及自由黨[37]。保守黨在該屆大選再次敗予自由黨,但得票率則高於自由黨,而奧圖爾本人則再度在杜林選區連任眾議院議員[38][39]。他於大選當晚表示會留任黨魁[37],但其後保守黨内部則就奧圖爾去留出現分歧[40][41]。2022年1月31日,卡加利地區保守黨籍國會議員本森(Bob Benzen)致函保守黨黨團主席里德(Scott Reid)要求舉行黨魁檢討選舉,並獲35名保守黨籍國會議員署名支持[42][43]。經過秘密投票後,保守黨黨團以73票對45票通過罷免奧圖爾[44][45][46][47]。奧圖爾遂於同年2月2日即時卸任黨魁[48],但留任杜林選區國會議員。原副黨魁伯根接手成為臨時黨魁[49]。
奧圖爾的黨魁檢討選舉 (不信任動議) | ||
信任 | 45 / 119 (38%)
| |
不信任 | 73 / 119 (61%)
|
伯根作為臨時黨魁的職位將只持續幾個月[50],新的黨魁將於9月10日舉行的保守黨黨魁選舉選出[51]。參選黨魁選舉的有博勵治[52]、劉易斯、莊社理[53][54]、巴伯 (Roman Baber)[55]、彭建邦[56]和艾齊森,其中博勵治 (Pierre Poilievre) 為大熱人選[57]。2022年7月5日,彭建邦由於涉嫌違反財務規定和加拿大選舉法被保守黨取消資格[58]。7月25日,博勵治獲前保守黨總理史蒂芬·哈珀支持成為新任黨領。[59]
9月10日,博勵治在首輪投票以過半數的68.15%壓倒性擊敗前魁省省長莊社理(16.07%)成為保守黨新任黨領。[60]
保守黨在11月提出了一項動議,要求審計聯邦在COVID-19疫情時的支出,包括受到批評的ArriveCAN。該議案獲得通過。随後審計員發現聯邦政府“向不符合條件的個人多付了46億美元”,以及“至少向個人和雇主支付了274億美元”,後者則有待進一步調查。[61]2023年1月,博勵治呼籲議會調查自由黨政府與麥肯錫公司的關係,因為一份報告顯示,在2015年自由黨上台後,聯邦合同的價值從220萬美元增加到6600萬美元。[62]
2024年2月21日,保守黨就碳稅問題向自由黨少數政府提出不信任動議,但自由黨獲新民主黨和魁人政團支持而未獲通過。[63]
2023年6月19日舉行了四個選區的補選,保守黨佔據了兩個席位,兩個都是保守黨表現最強的農村選區。[64]2024年3月4日,保守黨壓倒性赢得已退休的前黨魁奧圖爾的杜林選區,間接證明各民調公司對保守黨在安大略省的支持率已超越自由黨是正確的。同年6月24日,保守黨贏得了先前由自由黨自1993年以來控制的多倫多—聖保羅選區。這標誌著在博勵治領導下,保守黨首次贏得了先前由另一黨佔領的選區,並且代表保守黨自2011年以來成功攻入多倫多等大都市的市中心,其勢力在市中心外圍的鄰近都市區域將會比以往更強。[65]2024年9月16日,保守黨在溫尼辟的艾爾姆伍德—特蘭科納選區補選中以4%的輕微差距敗於新民主黨,新民主黨守住了該席位。儘管如此兩黨得票率差距僅一千多票,代表以工人階級為主的該區對保守黨的支持大幅提升、以及新民主黨因曾經和低民望的自由黨政府聯盟而損失形象。[66]
2024年9月25日,保守黨向自由黨少數政府提出不信任動議,但自由黨獲新民主黨和魁人政團支持而未獲通過。[67]但魁人政團對未來支持不信任動議有所保留,他們要求自由黨政府推動C-319號法案,將提供給65歲至74歲長者的加拿大養老金調升10%,以10月29日為限期否則投不信任票。[68]
作為一個相對年輕的政黨,具有複雜的政治傳統和歷史,聯邦保守黨經常被描述為「大帳篷」政黨[69],其方式與聯邦自由黨類似,包括持有多種理念的成員和選民、想法和立場,儘管屬於政治光譜的中右翼到右翼。[70][71] 從廣義上講,該黨被定義為實踐加拿大保守主義和財政保守主義模式。 一些政治觀察家指出,該黨的兩個最主要的派別傳統上代表紅色托利和藍色托利意識形態,[72]而其他人則認為,這些標籤在該黨內部的定義越來越少,而且這些術語往往被局外人使用。[73] 黨內個人擁護的其他較小但明顯的派系信念被媒體評論員描述為自由保守派、社會保守派、右翼民粹派和自由意志保守派。[74]
自 2013 年以來,該黨對其政策進行了修改和擴展,包括以下內容。黨綱中的政策不使用與此列表相同的標題。
文化
經濟監管
對外政策
内政
政府開支
執法
移民
生活問題
稅收
保守黨於2006年聯邦大選期間提出的政綱:
保守黨全國委員會是其「最高領導機構」[75],史蒂芬‧巴伯(Stephen Barber)自2023年起擔任全國委員會主席。[76]全國委員會有21個席位,其中安大略省4個,魁北克省3個,卑詩省2個,阿爾伯塔省2個,薩斯喀徹溫省2個,曼尼托巴省2個,大西洋省份4個,三個地區各1個。
保守黨歷來的基本盤在加拿大西部(特別是草原三省,即阿爾伯塔省、曼尼托巴省和薩斯喀徹溫省,分別佔據了阿省34個眾議院席位中的30個和薩省全部14個聯邦席位[77])和安大略省農村地區。[78][79]保守黨在魁北克省和大西洋省份往往較弱,特別是紐芬蘭和拉布拉多省以及愛德華王子島。[80][81]卑詩省和安大略省則激爭較激烈,安省地位等同於美國的搖擺州。
副黨領由黨領任命。
選舉年分 | 得票數 | 得票率(%) | 领袖 | 議席 | +/- | 排名 | 参政情况 | |
---|---|---|---|---|---|---|---|---|
2004 | 4,019,498 | 29.63 | 哈珀 | 99 / 308
|
▲ 21 | ▲ 4.14% | ━ 第二 | 官方反对党 |
2006 | 5,374,071 | 36.27 | 124 / 308
|
▲ 25 | ▲ 6.64% | ▲ 第一 | 少数政府 | |
2008 | 5,209,069 | 37.65 | 143 / 308
|
▲ 19 | ▲ 1.38% | ━ 第一 | 少数政府 | |
2011 | 5,832,401 | 39.62 | 166 / 308
|
▲ 23 | ▲ 1.97% | ━ 第一 | 多数政府 | |
2015 | 5,578,101 | 31.90 | 99 / 338
|
▼ 67 | ▼ 7.72% | ▼ 第二 | 官方反对党 | |
2019 | 6,097,258 | 34.40 | 熙爾 | 121 / 338
|
▲ 22 | ▲ 2.61% | ━ 第二 | 官方反对党 |
2021 | 5,747,410 | 33.74 | 奧圖爾 | 119 / 338
|
▼ 2 | ▼0.60% | ━ 第二 | 官方反對黨 |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