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出草(布農語:kanasan,[1]魯凱語:waulri,[2]太魯閣語:mdkrang,[3]賽夏語:malakem,[4]阿美語:militafad/mifitangal/milifongoh[5],[6]噶哈巫語:atama taukan/mutep,泰雅語:mgaga,賽德克語: lmaqi,噶瑪蘭語:sataban,鄒語:ozomʉ,拉阿魯哇語: maruvuungu,卡那卡那富語:mu-iri,排灣語: djemulu,撒奇萊雅語: mingayaw,[7]卑南語: mutralun )是臺灣原住民獵人頭習俗(獵首)的別稱,就是將該人之頭顱割下的行為,在部分文化中與祭祖的人牲有關。
此條目的引用需要清理,使其符合格式。 (2023年9月18日) |
這種行為也存在於世界上各大洲的原住民族,而與臺灣原住民關係密切的南島民族中也有多個民族有這樣的習俗。而由於臺灣原住民長期與其他族群,如漢人與日本人接觸,其獵人頭的習俗常常被漢人與日本人視為野蠻而瞧不起。如清代蔣毓英《臺灣府志》:「好殺人取頭而去,漆頂骨,貯於家,多者稱雄;此則番之惡習也。」認為出草是原住民惡習。客家人《渡臺悲歌》:「生番住在山林內,專殺人頭帶入山。」,又稱:「遇著生番銃一響,登時死在樹林邊,走前來到頭斬去,變無頭鬼落陰間」,但其實臺灣原住民並不是各族都有這樣的習俗,世居於離島蘭嶼的達悟族即無此習俗。
朱仕玠《小琉球漫誌》:「番以射獵為生,名曰出草。」[8] 黃叔璥《臺海使槎錄》:「捕鹿,名曰出草。」[9]臺灣教育部《國語辭典》:「舊日臺灣原住民埋伏於草叢中,捕殺入侵者或獵取他族的人頭,再將人頭去皮肉,置於髑髏架上,稱為出草。」
其習俗之形成,源出於經濟上的需要,也就是為了爭奪生存資源。人類為了生存,必須取得生存所需的自然資源,而資源來自土地,因此對土地的占有,就是對資源的占有,也就是確保了生存所需的資源。所有部族不論其生產力高低,對土地及資源的需要,都是不變。而土地在一定時間內產出資源有限,各部族為了確保己身的生存,在協商過後仍沒有解決爭端的情況下,往往會以暴力的形式來解決爭端,而由此產生了一切的暴力鬥爭,在臺灣原住民之間的這種鬥爭,被稱為「出草」。
由於消滅其他部族的有生力量,就能減少其他部族的人口,降低其對土地的需要和競爭力,也就使自己的部族獲得更多的土地和資源,確保了生存的能力。因此,所謂「出草」便被規定為成年男人的証明和提升社會地位的機制,並成為宗教信仰中祭祖的一環。這些社會制度和文化宗教上對於出草的重視,其根本原因乃是為了維持族人對外敵戰爭的企圖心,增加本部族的競爭力。
另觀達悟族,之所以沒有出草的習俗,就是因為其居於孤懸海外的蘭嶼島,主要的經濟取向是漁業,鬥爭的對象只有大自然,而非其他部族的人類。因此,沒有消滅其他部族人口的需要,而且島上也沒有其他部族的人口可供其出草。
其實出草行為是具有複雜動機的。當然,原住民會因為報仇而獵人頭,但是也可以為了祈福而獵人頭,或者是為了表現自己的英勇而獵人頭,甚至是無目的性,純粹為了獵人頭而獵人頭[10],大部分被害者是與獵首原住民毫無仇隙的第三者——其他部落或平地人[11]。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