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的内卷化:印度尼西亚生态变迁的过程
格爾茨1963年著作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格爾茨1963年著作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农业的内卷化:印度尼西亚生态变迁的过程》[1](英語:Agricultural Involution: The Processes of Ecological Change in Indonesia)是美国文化人类学家克利福德·格爾茨最富盛名的早期作品之一[1][2]。其主要论点为,印度尼西亚许多世纪以来稻作的强化产生了更多是社会的复杂性,而不是技术或者政治的变革,这一过程也被作者称为“内卷化”(英語:Involution,也译为过密化)[3]。“内卷化”理论被引入到中国农村研究后,收获了极大的关注,并被引申到不同的领域,成为中国社会学研究所使用的高频术语之一[3]。
本书采取了沃尔特·惠特曼·罗斯托的现代化理论[4],描述了印度尼西亚农业的两种形式,分别为稻作与火种,二者分布迥异。水稻耕种主要分布在生活着印度尼西亚四分之三人口的爪哇和巴厘,而火种多分布在这些地区以外的次中心地带。后者看似落後,但在荷兰殖民者手中藉由培育高附加值作物,发展出了高效的出口农业,并呈现资本密集型方向特征,多數赤貧財富集中少數人,而前者却也因为荷兰统治者的外部压力和人口增长导致的内部压力,无法向外拓展,只能不断加强水稻种植技術,藉由吸收上述無業底層,增加水稻种植的人口数量[3],依然保持劳动密集型的经济特点[5]。
基于以上观察,克利福德·格爾茨在本书中提出了“农业的内卷化”这一概念,以形容这种“长期停留在一种简单重复、没有进步的轮回状态”[3][6]。在书中,格尔茨称内卷化的概念来自于美国人类学家亚历山大·古登威泽尔,原意为某文化达到某最终形态后,无法突破稳定,也无法转变为新的形态,只能使自己在内部競爭,更加使問題复杂化[3][5]。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民族独立未有带来印度尼西亚的快速发展,作者认为印度尼西亚的农业体系是其深层原因。殖民体系只是被以给外国公司合同外包的形式取代了,精英阶层继续了旧有的体系,人口涌入导致了没有工业化的城市,最终带来的只不过是共同分担贫困(英語:shared poverty)的模式从农村农业拓展到城市中[7]。跨国公司通过开采国家资源控制贫困人口,同时也提升了精英的权势,使得贫苦民众生活更难以受到制度保障,经济的增长也无益于大众[7]。
本书内容是克利福德·格爾茨作品中最具政治争议性的,因其隶属于一项受到CIA资助的麻省理工学院项目[8],该项目的主要的目的是研究印度尼西亚当地的发展[4]。但大卫·普莱斯对其采访中,格爾茨称自己未被卷入计划的政治一面当中[8]。克利福德·格爾茨在自己职业生涯的晚期反思道,这本书成为了一个“孤儿”,广受阅读和批评,而这些意见却未有提及自己更多的工作[9]。
杜赞奇在《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Culture, Power, and the State: Rural North China, 1900-1942)中引用该概念到中国农村社会发展分析[10][11],并提出“国家政权内卷化”(State Involution)[12]。然而此定义遭到李怀印、张佩国等学者的反驳,并强调华北村落存在自律性[13]。
“内卷化”概念因为1985年黄宗智所著《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而开始在中国农村研究中受到关注,他用经济学的边际效益递减来解释内卷化现象[3][14][15]。此外,相关分析已拓展到国有企业分析[3]、城市研究[3]、学术研究[16]、教育发展[17]、法律诉讼[18]、民主发展[19]、制度创新[20]等不同领域,成为了中国社会学研究中影响较广、提及频率较高的概念之一[3]。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