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氏放线菌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内氏放线菌

内氏放线菌学名Actinomyces naeslundii)是放线菌属的下属物种,呈革兰氏阳性,是一种常在人类口腔中被发现的杆状细菌。它与牙周病以及各种蛀牙有关。[1]在其他情况下,它与良好的口腔健康有关。它是最先占据口腔并定植在牙齿表面的细菌之一。它也已从患有细菌性阴道病的妇女身上分离出来。[2]

事实速览 内氏放线菌, 科学分类 ...
内氏放线菌
Thumb
由内氏放线菌引起的组织病理学变化。
科学分类 编辑
域: 细菌域 Bacteria
门: 放線菌門 Actinomycetota
纲: 放線菌綱 Actinomycetes
目: 放线菌目 Actinomycetales
科: 放线菌科 Actinomycetaceae
属: 放线菌属 Actinomyces
种:
内氏放线菌 A. naeslundii
二名法
Actinomyces naeslundii
corrig. Thompson and Lovestedt 1951 (Approved Lists 1980)
異名
  • Actinomyces naeslundi Thompson and Lovestedt 1951 (Approved Lists 1980)
关闭

描述

内氏放线菌在显微镜下呈现为革兰氏阳性细胞核多形性。它不形成孢子,被认为是厌氧微需氧的。[3]

2009年,内氏放线菌分裂出新物种。以前称为“内氏放线菌基因种2”的细菌被重新分类为新物种,名为粘性放线菌;以前称为“内氏放线菌基因种WVA 963”的那些细菌被重新分类为Actinomyces johnsonii[3]

在疾病中的作用

放线菌属里的许多种,包括内氏放线菌,会引起一种称为放线菌病的慢性疾病,其特征是肿胀和形成可能渗出脓液脓肿。这可能伴随着组织纤维化[4]

口腔、面部和颈部感染是最常见的感染,然而,胸部区域、腹部骨盆中枢神经系统也可受累。[1]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