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彬(464年—499年5月27日),字豹兒,一字豹仁[1]河南郡洛阳县(今河南省洛阳市东)人,追尊魏景穆帝拓跋晃之孙,南安王元桢第二子,北魏宗室、官员。

生平

元彬在魏孝文帝元宏初年成为叔叔章武王拓跋太洛的嗣子[2][3],继承章武王的爵位。元彬勇猛健壮有武艺,出任使持节、都督东秦三州诸军事、征西大将军、兼领护西戎校尉统万突镇都大将、夏州刺史[4]太和十三年三月甲子(489年5月6日),元彬因为贪婪受贿被削除爵位[5][6]

太和十九年(495年),吐京胡造反,魏孝文帝诏令元彬持节、署理平北将军、代理汾州刺史,率领并州肆州的兵马前往讨伐。吐京胡派出精锐骑兵一千人拦截北魏军队的后路,军主奚康生率领五百人迎敌,大败敌军,追到石羊城,斩首三十。元彬率领七千士兵与吐京胡对战,将军队分为五路,四路军队都战败了,只有奚康生的军队保全。元彬派奚康生攻打反叛的胡人,打败了他们,又追击至车突谷,再度获胜,北魏军队俘获各种牲畜上万头[7][8]。吐京胡被平定后,元彬担任征虏将军、汾州刺史。胡族百姓去居等六百多人保卫险要之地,不服朝廷命令,煽动族人反叛。元彬请求调拨二万军队前往讨伐,有关部门上奏请示批准。魏孝文帝大怒说:“小小的贼寇哪里有调动兵马的道理!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安排讨伐,如果不能变通方法达到安宁,必须调动大军的,就先斩杀刺史,然后发兵。”元彬接到诏书后大为恐惧,率领州中军队身先士卒,讨伐平定了胡人[9]太和廿三年岁在己卯五月丙子朔二日(499年5月27日),元彬去世,虚岁三十六,朝廷赐给十万文钱,二百匹绢,赠予元彬原本的官职持节、征虏将军、汾州刺史,加赠散骑常侍,谥号,同年十一月壬寅朔廿日辛酉(499年5月26日)附葬于生父元桢坟墓附近[10][11][12]

家庭

祖父

生父母

兄弟姐妹

  • 元英,北魏使持节、都督南征诸军事、假征南将军、中山献武王
  • 元怡,北魏鄯善镇将,追封扶风王
  • 元并洛
  • 北乡公主,嫁尔朱荣

王妃

  • 中山张氏,郡功曹张小种之女[1]

子女

  • 元融,北魏散骑常侍、车骑将军、左光禄大夫、左军都督、章武武庄王
  • 元凝,北魏使持节、济州刺史,安东将军、东安王
  • 元湛,北魏前将军、通直散起常侍、廷尉少卿,追封渔阳王
  • 元晏,北魏秘书监
  • 元竫,北魏宁远将军、青州刺史[1]
  • 元氏,嫁北魏黄门郎、武卫将军、夏州刺史、抚军将军、金紫光禄大夫高聿[1]

参考资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