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固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元固(?—527年10月12日),字全安河南郡洛阳县(今河南省洛阳市东)人,追尊魏景穆帝拓跋晃之孙,使持节、征西大将军、仪同三司、汝阴王拓跋天賜第六子,北魏宗室、官员。

生平

太和年间,元固以太子舍人起家官,转任给事中,出任通直散骑侍郎散骑侍郎兼任大宗正少卿,升任太子庶子通直散骑常侍、宗正少卿,又加冠军将军,兼任将作大匠,很快正式出任将作大匠、通直散骑常侍如故,又再度出任宗正少卿,将作大匠如故。元固之后出任征虏将军东秦州刺史,没能赴任,加号左将军,转任安南将军大宗正卿,兼领将作大匠,又升任抚军将军卫尉卿、代理河南尹,转任中军将军右卫将军,加散骑常侍,出任镇北将军定州刺史,散骑常侍如故。当时鲜于修礼博陵起兵,定州危急,北道大都督杨津灵丘迅速回军南下,杨津的部队刚到定州城下,还没有修筑营寨,定州的守军刚刚败于鲜于修礼的叛军。杨津认为叛军已经利用胜利的时机,魏军士卒疲惫,又没有修筑营寨,不可以抗敌,叛军一定会趁夜攻击,魏军绝对不能保全,杨津就想要把军队驻扎在定州城中,再另谋作战时机。元固声称叛军既然逼迫州城,不可以示弱,就关闭定州城门不让杨津的军队入城。杨津挥刀要斩杀守门人,军队才得以入城。叛军果然当夜就到,见到城外营寨无人后退走。之后,叛军进攻定州城东面,攻入城外小城,元固关闭小城东门,定州城中人心混乱,不敢出城抵御。杨津开门出战,斩杀叛军一名首领,杀死叛军数百人,叛军撤退,城中人心才稍微安定[1][2]。之后元固出任金紫光禄大夫太常卿,镇北将军、散骑常侍如故,孝昌三年岁次丁未九月辛酉朔二日壬戍(527年10月12日),元固去世,魏孝明帝元诩诏令追赠使持节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雍州刺史,十一月庚申朔二日辛卯(527年12月10日)葬于长陵东面[3]

家庭

兄弟

  • 元逞,北魏冠军将军、齐州刺史
  • 元思,北魏乐陵密王
  • 元汎略,北魏平东将军、大宗正卿、光禄大夫、东燕县男
  • 元脩義,北魏使持节、散骑常侍、都督雍州诸军事、卫大将军、开府、雍州刺史
  • 元兴,北魏宗正卿、侍中、开府仪同三司、安定二州刺史
  • 元周安,北魏龙骧将军、通直散骑常侍、俊仪县男

夫人

  • 河南陆氏,北魏使持节、侍中、征西大将军、相州刺史、都督中外诸军事、太保、建安王陆拔孙女,散骑常侍、给事黄门侍郎、太子瞻事、祠部尚书、金紫光禄大夫、司州大中正、太常卿、建安公陆琇之女[3]

子女

  • 元令男,女儿,孝昌三年虚龄十二[3]
  • 元静藏,儿子,孝昌三年虚龄九岁[3]

参考资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