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敦書評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伦敦书评(英文:London Review of Books)是英国的一份文学杂志,每月出版两期,主要刊登关于小说与非小说类作品的文章和评论,通常以书评的形式呈现。杂志总部位于伦敦布卢姆斯伯里。 [2]
历史
《伦敦书评》创刊于1979年,[2]当时由于《泰晤士报》因长达一年的停刊而暂停出版《泰晤士报文学增刊》。[3]其创始编辑包括时任伦敦大学学院英语教授卡尔·米勒、前《泰晤士报文学增刊》编辑玛丽·凯·威尔默斯,以及前《乔纳森·凯普》编辑苏珊娜·克拉普。在创刊的前六个月里,该刊作为《纽约书评》的附页出版。 [4]1980年5月,《伦敦书评》正式成为独立出版物。其政治立场被著名撰稿人艾伦·贝内特形容为“始终激进”。 [5]
与《泰晤士报文学增刊》不同,《伦敦书评》的大部分文章(通常每期约15篇)都是长篇论述。部分文章并非基于书籍,而是围绕电影或展览展开讨论。此外,政治和社会议题也是该刊的重要内容。[2]
威尔默斯于1992年出任主编并担任该职近30年。[6]2021年吉恩·麦克尼科尔(Jean McNicol)和艾丽斯·斯波尔斯(Alice Spawls)接任主编。[6]截至2023年1月至12月《伦敦书评》平均每期发行量达74,743份。 [7]
2010年1月,《泰晤士报》报道称《伦敦书评》欠威尔默斯家族信托2700万英镑,尽管该信托“暂无意在短期内要求偿还贷款”。 [8]
《伦敦书评》书店于2003年5月在布卢姆斯伯里开业,隔壁的蛋糕店则于2007年11月开业。该书店还被用作作家演讲和讨论的场所。 [3]
2011年,当潘卡吉·米什拉在《伦敦书评》上批评尼尔·弗格森的《文明:西方与其他国家》一书时,弗格森威胁要以诽谤罪起诉。 [9] [10]
2023年,以色列希伯来作家协会公开发表了一封抗议信,回应《伦敦书评》刊登的支持加沙的信,并呼吁全球作家和艺术家支持释放被绑架者。 [11]
2024年1月,《时间的障碍:值得重新考虑的思考》(A Hitch in Time: Reflections Ready for Reconsideration)出版,这是克里斯托弗·希钦斯在1983年至2002年间为《伦敦书评》撰写的选集。 [12]
参见
外部链接
参考文献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