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俱舍宗,漢傳佛教十三宗之一,屬小乘說一切有部,以俱舍論為主要經典。與成實宗,同屬漢傳佛教中的小乘傳承。成實宗被稱為“小乘空宗”,俱舍宗則被稱為“小乘有宗”。[1][2]
俱舍是梵语kośa的音译,意译爲“藏”。俱舍论所依的《阿毗达磨俱舍论》,“阿毗”(abhi)意译爲“对”,“达摩”(dharma)含义为“法”,“俱舍”(kośa)汉译为“藏”,bhāṣya者“论”也,全名译成汉文就是《对法藏论》。“阿毗达摩”初译“阿毗昙”,简称“毗昙”。
俱舍宗以此论文爲名。
俱舍宗的前身為毗曇宗。陳文帝時,真諦於於廣州制旨寺譯出《俱舍論》二十二卷,慧愷根據真諦的講學,又編成《阿毘達磨俱舍釋論》。其後,法泰、智愷、智敷、靖嵩、道岳等人開始宏揚俱舍論,成立俱舍宗,毗曇宗也隨之併入。慧愷及道岳為舊譯俱舍宗重要的代表人物。
玄奘也曾跟隨道岳法師學習俱舍論,後前往印度,遇磔迦国小乘三藏般若羯罗,向其求解《俱舍论》。玄奘自印度返國,永徽二年五月,于慈恩寺重譯《俱舍論》,永徽五年七月完成,共三十卷。並整理說一切有部各論書,傳於弟子普光、法寶,為新譯派俱舍宗。普光撰《俱舍論記》三十卷以詳解之,与神泰、法寶分別撰寫的《俱舍論疏》合稱俱舍論三大疏。圆晖又撰成《俱舍论颂疏》三十卷。至今只有慧晖的《俱舍论颂疏义钞》六卷、遁麟的《俱舍论颂疏记》十二卷尚存。
俱舍全名為阿毘達磨俱舍。
犍陀罗国有世亲尊者,感于当时《大毘婆沙论》繁琐。於是根据《大毘婆沙论》作六百偈颂而成《俱舍论颂》,其后注释八千颂,即《阿毘达磨俱舍论》,全論凡九品,組織縝密而不繁雜。俱舍宗將宇宙分為五位七十五法,并以十八界为中心。五位即是色法、心法、心所有法、不相應行法、無為法;其中色法十一、心法一、心所法四十六、心不相应行法十四、无为法三,共七十五法。
俱舍宗以此爲主要经典开宗立派。
此時,日本學僧道昭、智通、智達、玄昉等先後來華,從玄奘和智週學習《俱舍論》,歸國傳授,建立日本俱舍宗,雖然多依附於法相宗之下,但歷代研習的風氣仍然極盛。俱舍成了唯識學的必備知識基礎。反觀中國,於唐代之後,因為輕視小乘,俱舍宗傳承斷絕,也很少有僧侶對俱舍論進行研究。傳至西藏,格魯派將之列為五部大論之一。在藏传佛教正规学制中,《俱舍论》是专攻四年的课程,毕业后方可考取显教格西学位,以难度大而著称。至元世祖時,八思巴造《彰所知論》二卷,這是研究《俱舍》的最後之餘緒。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