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罗·哈吉斯 (英語:Paul Edward Haggis,1953年3月10日—) 是一名加拿大编剧、电影导演和监制。早期他出品和导演了大量的各种类型的美国和加拿大剧集。
保罗·愛德華·哈吉斯 | |||||||||||||||||||||||
---|---|---|---|---|---|---|---|---|---|---|---|---|---|---|---|---|---|---|---|---|---|---|---|
导演 | |||||||||||||||||||||||
出生 | Paul Edward Haggis 1953年3月10日 | ||||||||||||||||||||||
职业 | 電影導演、編劇和監製 | ||||||||||||||||||||||
配偶 | Diane Christine Gettas (1977年结婚—1997年结束) Deborah Rennard(1997年结婚) | ||||||||||||||||||||||
儿女 | Alissa Haggis Lauren Haggis Katy Haggis James Haggis | ||||||||||||||||||||||
父母 | Edward Haggis Mary Yvonne Metcalfe | ||||||||||||||||||||||
活跃年代 | 1975年–現在 | ||||||||||||||||||||||
|
早年生活
1953年他生于加拿大伦敦[1],父母为愛德華 (Edward H. Haggis) 和 瑪莉(Mary Yvonne) (Metcalf)[2]。家庭是天主教家庭[3],不过直到加入山達基以前他却自认为是一个无神论者(35年后的2009年退教)[4]。由于他父母在当地拥有剧院,因此他获得了在剧院工作的许多经验[5]。他先在St. Thomas More Elementary School 上学[6],后来由于被希区柯克和尚盧·高達所影响,开始到 H. B. Beal Secondary School 学习艺术[1]。在他看了米开朗基罗·安东尼奥尼导演的1966年电影《春光乍現》 (Blowup) 后,他开始怀着成为一名时尚摄影师的愿望到英格兰旅游[1]。后来他回到了加拿大的 Fanshawe College 学习电影摄影[1]。1975年,他搬到加州洛杉矶居住,开始从事为影视编写剧本的工作[1][5]。
事业
2004年他编剧的《登峰造擊》为他获得奧斯卡最佳改编劇本獎提名,该片赢得最佳影片、导演等四个大奖。2004年他编剧并执导的《冲击效应》获得奧斯卡最佳影片獎、奧斯卡最佳原創劇本獎和最佳剪輯三个奖,并为他获得最佳导演提名。
个人生活
2022年6月19日,哈吉斯在意大利南部被捕,罪名是他與一名「年輕的外國女士」發生了未經同意的性關係。[8]
影视作品
年份 | 片名 | 职务 | 备注 |
---|---|---|---|
1987 | Return of the Shaggy Dog | 编剧[9] | |
1987–1988 | Thirtysomething | 监督制片,编剧,导演 | |
1989–1990 | City | 创作者 | |
1993–2001 | Walker, Texas Ranger | 联合创作者 | |
1994–1999 | Due South | 创作者,执行监制,编剧,联合导演[9] | |
1996–1997 | EZ Streets | 创作者,执行监制 | |
1997 | Walker, Texas Ranger: Sons of Thunder | 创作者,导演[9] | |
2005 | Walker, Texas Ranger: Trial By Fire | 导演[9] | |
2007 | The Black Donnellys | 创作者 |
奖项与提名
他本人获得了许多奖项及提名[11]:
年份 | 奖项 | 作品 | 类别 | 结果 |
---|---|---|---|---|
1985 | 人道主義電影獎 | CBS Storybreak: "Zucchini" | Children's Animation Category | 提名 |
1988 | 艾美獎 | Thirtysomething | Outstanding Drama Series | 获奖 |
Outstanding Writing in a Drama Series | 获奖 | |||
人道主義電影獎 | thirtysomething | 60 Minute Category | 获奖 | |
1989 | 美國編劇工會獎 | thirtysomething | Episodic Drama | 提名 |
1995 | 双子星奖 | Due South | Best Dramatic Series | 获奖 |
Due South: Pilot (#1.0) | Best TV Movie | 获奖 | ||
Due South | Best Writing in a Dramatic Series | 获奖 | ||
Due South: Pilot (#1.0) | Best Writing in a Dramatic Program or Mini-Series | 提名 | ||
1996 | Gemini Award | Due South | Canada's Choice Award | 获奖 |
Due South | Best Dramatic Series | 获奖 | ||
Due South: "Hawk and a Handsaw" | Best Writing in a Dramatic Series | 获奖 | ||
Due South: "The Gift of the Wheelman" | Best Writing in a Dramatic Series | 获奖 | ||
1997 | Viewers for Quality Television Award | EZ Streets | Founder's Award | 获奖 |
2001 | 美國編劇工會獎 | Contributions to industry | Valentine Davies Award | 获奖 |
2005 | 第77届奥斯卡金像奖 | 百万美圆宝贝 | 最佳改编剧本 | 提名[12] |
美國編劇工會獎 | 百万美圆宝贝 | Best Adapted Screenplay | 提名[12] | |
美國編劇工會獎 | 百万美圆宝贝 | Discover Screenwriting Award | 获奖 | |
Black Movie Award | 冲击效应 | Outstanding Motion Picture | 获奖 | |
多维尔美国电影节 | 冲击效应 | Grand Special Prize | 获奖 | |
歐洲電影獎 | 冲击效应 | Screen International Award | 提名 | |
好萊塢影展 | Directing work | Breakthrough Directing | 获奖 | |
拉維加斯影評人協會獎 | 冲击效应 | 最佳劇本 | 获奖 | |
線上影評人協會獎 | 百萬美圓寶貝 | 最佳改編劇本 | 提名 | |
舊金山影評人協會獎 | Screenwriting work | Kanbar Award | 获奖 | |
衛星獎 | 百萬美圓寶貝 | 最佳改編劇本 | 获奖 | |
冲击效应 | Outstanding Screenplay, Original | 提名 | ||
南方影評人協會獎 | 冲击效应 | 最佳原創劇本 | 获奖 | |
USC Scripter Award | 百萬美圓寶貝 | USC Scripter Award | 获奖 | |
華盛頓影評人協會獎 | 冲击效应 | 最佳原創劇本 | 获奖 | |
2006 | 第78届奥斯卡金像奖 | 冲击效应 | 最佳影片 | 获奖[12] |
最佳原创剧本 | 获奖[12] | |||
最佳导演 | 提名[12] | |||
金球奖 | 冲击效应 | 最佳编剧 | 提名 | |
美國編劇工會獎 | 冲击效应 | Best Original Screenplay | 获奖[12] | |
美國導演工會獎 | 冲击效应 | Outstanding Directorial Achievement in Motion Pictures | 提名[12] | |
英國電影學院獎 | 冲击效应 | 最佳原創劇本 | 获奖[12] | |
David Lean Award for Direction | 提名 | |||
奧斯丁影評人協會獎 | 冲击效应 | 最佳導演 | 获奖 | |
廣播影評人協會獎 | 冲击效应 | Best Writer | 获奖 | |
冲击效应 | 最佳導演 | 提名 | ||
芝加哥影評人協會獎 | 冲击效应 | 最佳原創劇本 | 获奖 | |
義大利電影金像獎 | 冲击效应 | 最佳外國片 | 获奖 | |
愛倫坡獎 | 冲击效应 | Best Motion Picture Screenplay | 提名 | |
人道主義電影獎 | 冲击效应 | Feature Film Category | 获奖 | |
獨立精神獎 | 冲击效应 | Best First Feature | 获奖 | |
倫敦影評人協會獎 | 冲击效应 | 年度編劇 | 获奖 | |
冲击效应 | 年度導演 | 提名 | ||
線上影評人協會獎 | 冲击效应 | Best Breakthrough Filmmaker | 获奖 | |
冲击效应 | 最佳原創劇本 | 提名 | ||
美國製片工會獎 | 冲击效应 | Motion Picture Producer of the Year Award | 提名 | |
羅伯特獎 | 冲击效应 | 最佳美國電影 | 提名 | |
衛星獎 | 硫磺島的英雄們 | 最佳改编剧本 | 提名 | |
2007 | 第79屆奧斯卡金像獎 | 來自硫磺島的信 | 最佳原创剧本 | 提名[12] |
BAFTA Award | 007大戰皇家賭場 | 最佳英國電影 | 提名[12] | |
最佳改编剧本 | 提名 | |||
土星獎 | 007大戰皇家賭場 | 最佳编剧 | 提名 | |
爱伦坡奖 | 007大戰皇家賭場 | Best Motion Picture Screenplay | 提名 | |
威尼斯影展 | 震撼效應 | SIGNIS Award | 获奖 | |
震撼效應 | 金狮奖 | 提名 | ||
2008 | 義大利電影金像獎 | 震撼效應 | 最佳外语片 | 提名 |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