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加利亚第二帝国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保加利亚第二帝国

保加利亚第二帝国(保加利亚语:Второ българско царство,1185年-1396年,也称保加利亚第二王国)是在保加利亚第一帝国灭亡近170年后,从東羅馬帝國独立出来的保加利亚国家。

事实速览 保加利亚第二帝国Второ българско царствоVtorо Bălgarskо Carstvo, 首都 ...
保加利亚第二帝国
Второ българско царство
Vtorо Bălgarskо Carstvo
1185年—1396年
沙皇伊凡·阿森二世统治时期
沙皇伊凡·阿森二世统治时期
首都大特尔诺沃
(1185–1393)
维丁尼科波尔
(1393–1396)
常用语言中古保加利亞語
通用羅馬尼亞語
巴爾幹拉丁語
中古希臘語
庫曼語
阿爾巴尼亞語
宗教
东正教
(1185–1204; 1235-1396)
天主教
(1204-1235)
政府君主制
沙皇 
• 1185–1190
彼得四世 (首)
• 1371–1395
伊凡·希什曼 (末)
• 1355–1396
伊凡·斯拉齐米尔 (末)[1]
历史时期中世纪
• 阿森和佩塔爾起義
1185年
1277年
• 首都特爾諾沃鄂圖曼帝國攻陷
1393年
• 沙皇伊凡·希什曼被廢黜
1395年
• 被鄂圖曼帝國吞併
1396年
面积
13世纪350,000平方公里
ISO 3166码BG
前身
继承
保加利亚第一帝国
鄂圖曼帝国
今属于
关闭

歷史

西元1185年,贵族出身的伊凡·阿森彼得·阿森兄弟领导保加利亚东北方的第诺伐人大规模起义,反抗并打败了拜占庭的驻军。1187年,拜占庭承认保加利亚独立,即为保加利亚第二帝国,首都普列斯拉夫,后迁至第诺伐。13世纪,保加利亚经济发展,城市增加。国王伊凡·阿森二世时期(公元1218年-1241年),国力达到鼎盛,疆域最广,南抵色雷斯,东西至海。

阿森二世死后,国势日衰。西元1242年,大蒙古國拔都军入侵至此。1258年,阿森王朝被推翻。1277年,伊瓦伊洛起义爆发,起义声势浩大,国王被杀,伊瓦伊洛被拥戴为王,1278年首都第诺伐被占领。1279年2月,拜占庭军队攻占第诺伐。1280年起义失败,伊瓦伊洛逃亡后被蒙古人所杀。1330年,保加利亚沦为塞尔维亚的附属国,此后又分裂为几个小国。1396年,鄂圖曼帝国吞并之,保加利亚第二帝国灭亡,存在两百余年。

注释

延伸阅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