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血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便血(英語:hematochezia)即便中带血,是消化道出血时,鲜红、暗红色血液随大便自肛门排出。此术语不包含黑便和直腸出血[1]。
少量便血时粪便颜色可能正常,须经隐血试验方能确定。便血多见于下消化道出血(即屈氏韧带以下的消化道),特别是结肠与直肠病变的出血,少数亦可见于上消化道大出血的病患。
便血和直腸出血(rectorrhagia,rectal bleeding)不同,后者与排便無關,是在沒有排便時鮮血從肛门排出的症狀[2]。直肠鲜红色出血(bright red blood per rectum,BRBPR)[3]又称经直肠鲜红血[4]或肛门滴血,则是便血或直腸出血的症状,可能为两者之一的情况。
便血也和便纸有血(hematopapyrus)症狀不同,后者是大便後擦拭的衛生紙上有血[5]。
病因
成年人便血最常见的原因是痔疮和肠憩室病,这两个疾病相对是良性的。不過便血也可能是由于大肠癌引起,这个可能会致命[6]。在新生儿的便血可能是因为在分娩时吞食了母体的血液而引起的,但也有可能是坏死性小肠结肠炎(严重影响早产儿生命的嚴重病症)的初始症状。婴儿便血合并腹痛可能表示有肠套叠。青少年中便血一般是炎症性肠病引起,其中特别要注意考虑和排除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引起便血的严重疾病。
便血也可由上消化道出血引起。然而血液在沿着消化道向下流时会受到消化道酸和酶的化学作用,通常会表现为黑便。若便血是因為上消化道出血所產生,表示其出血非常快速,有可能会危及生命。
食用甜菜可能引起甜菜尿,會出现红色排泄物。这是因為红色色素無法及時代谢所產生的情形,有时候可能会和便血混淆。
攝取紅色果肉的火龍果也會讓便中有出現紅色的染色物,甚至有時連尿液中都有(假性血尿),這也常常會誤認為便血。

若針對嬰兒,可以用鹼性變性法來區分胎兒血紅蛋白及母體的血液。
其他常見便血的原因有:
相关条目
- 血便
- 呕血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