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克明安旗蒙古語Их Мянган хошуу,或译伊克明安旗、葉克明安旗、莽鼐)是清代黑龍江的蒙古札萨克,归黑龙江将军节制。所辖牧地在今黑龍江省西部依安縣拜泉縣境北。

蒙古语中,「依克」(蒙古语ᠶᠡᠬᠡ中蒙通用转写yeke)為「大」的意思,「明安」( ᠮᠢᠩᠭᠠᠨ,myangan)是「千」的意思,是西部額魯特蒙古準噶爾部巴桑的姓氏,漢譯為「大千戶」,額魯特族自新疆於乾隆二十年撥至烏裕爾河流域,限定人口不得越千人,如超過則撥至他所,如呼倫貝爾等地,故而依克明安旗,即一千之意而名旗[1]。清代不入,民国时期参加哲里木盟,因放垦旗境在清末逐渐缩小,1947年裁撤,并入富裕县[2]

歷史稱謂

依克明安旗的來源主要是輔國公巴桑、一等台吉阿卜達什率領的民眾,中有依和部、鄂吉格斯部、杜爾伯特部、特楞古德部、土爾扈特部等原屬於四衛拉特的蒙民。自成立依克明安旗以後,旗內的蒙古人相互之間還是以原來的氏族或部落的不同而相互區別,但是,旗外的人將依克明安旗的蒙古人統稱為依克明安部。

依克明安旗的王公[3]

居黑龍江之厄魯特輔國公

  • 巴桑,初為準噶爾台吉,乾隆二十年歸順,封輔國公,二十六年卒
  • 色稜德濟特,巴桑長子,乾隆二十六年襲輔國公,四十八年詔世襲罔替,五十五年卒
  • 呢瑪咱木布(實錄作呢瑪藏布),色稜德濟特長子,乾隆五十五年襲輔國公
  • 烏爾圖那遜,呢瑪咱木布嗣子,道光六年襲,茂訥海緣事革爵後,扎薩克由烏爾圖那遜接任
  • 巴克默特多爾濟,烏爾圖那遜孫,同治二年襲
  • 巴勒吉呢瑪,巴克莫特多爾濟子[4],光緒三十一年襲,民國前往扎賚特旗勸諭,立有功績,進封鎮國公,民國元年11月14日晉封貝子[5]
  • 拉欽蘇隆,巴勒吉呢瑪子,民國19年5月9日任伊克明安旗扎薩克[6]

居黑龍江之厄魯特扎薩克一等台吉

  • 阿卜達什,初為準噶爾台吉,乾隆十九年歸順,授扎薩克一等台吉,二十六年卒
  • 德勒格爾,阿卜達什長子,乾隆二十六年,襲扎薩克一等台吉,四十八年卒
  • 鄂齊爾,德勒格爾長子,乾隆四十八年,襲扎薩克一等台吉,是年詔世襲罔替,嘉慶七年卒
  • 托克托瑚,嘉慶七年襲,道光十五年卒
  • 茂訥海,托克托瑚繼子,道光十五年襲,二十四年削襲

參考文獻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